|
|
訂閱社區(qū)雜志 |
【固廢】武科大高鈦型高爐渣資源化綜合利用研究 為國際領先水平 |
(時間:2010/11/2 9:26:57) |
10月31日,武漢科技大學一項名為“高鈦型高爐渣資源化綜合利用研究”的技術被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這項技術,可解決攀鋼投產四十年以來所積存的6000余萬噸高爐尾渣,使尾渣中鈦的回收率超過90%,提鈦后的尾渣還能生產制備鋁酸鹽水泥、鋼水精煉脫硫劑高附加值產品,爐渣的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將 “工業(yè)廢渣”——高鈦型高爐渣變?yōu)閷氋F的二次資源。 在鑒定報告中,該項目負責人柯昌明教授算了一筆帳:若利用該技術建一條年處理能力30萬噸的示范生產線,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近20億元。 四川攀西地區(qū)有豐富的釩鈦磁鐵礦,其中鈦占中國鈦資源的90%以上,在現行的高爐煉鐵工藝中,約50%的鈦無法利用,直接進入尾渣,造成大量寶貴的鈦資源流失。目前攀鋼已積存尾渣6000萬噸,而且每年還新增300~400余萬噸。大量的尾渣積存在地表,占用大量土地,給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的環(huán)境保護帶來極大壓力,也直接影響到攀鋼的正常生產運行。 從2005年起,武漢科技大學組織科研人員開展科技攻關,與攀鋼集團合作申報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成套技術及裝備,并承擔了其中的子專題——高鈦型高爐渣制備金屬鈦或鈦合金及殘渣綜合利用研究(2006BAB02B02)。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于“2006中國·攀枝花高鈦型高爐渣綜合利用”學術研討會上,通過公開招投標形式承擔了攀枝花市科技局重大科技攻關計劃項目——高鈦型高爐渣還原提鈦工業(yè)試驗及尾渣綜合利用研究。 在攀鋼集團、攀枝花市科技局等單位的通力合作與支持下,目前,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在提取爐渣中鈦的同時,對其他有價金屬進行回收,生產鈦硅合金產品,既變“廢”為“寶”,又將提取過程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改進提取工藝,提高提取效率,使提鈦后的殘渣可再次利用,從根本上消除了殘渣對環(huán)境的污染。 這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已進行工業(yè)試生產,尾渣中鈦的回收率超過90%,所得的鈦硅合金已成功應用于鈦微合金鋼生產,提鈦后的尾渣用于制備鋁酸鹽水泥及鋼水精煉脫硫劑,成功實現了高附加值工業(yè)應用,爐渣綜合利用率超過95%。 該項技術的成功實施對于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帶動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及環(huán)境效益。
|
|
|
|
推薦圖片 |
 | 森特股份聯手三棵樹推動涂料行業(yè)能源轉型 | 節(jié)能減排與全球每個國家、行業(yè)都息息相關。涂料作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工業(yè)的重要材料,整個行業(yè)正在努力探索環(huán)保低碳發(fā)展之路。
圖為簽約儀式現場。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