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新建、修繕及裝修產生的混凝土等廢棄物如何再利用呢?近日,由南京市建委牽頭編制的《建筑廢棄物在道路工程中應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地方標準正式發布實施,為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上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據了解,該標準詳細制定了磚渣固廢在道路工程底基層及以下部位的應用技術規范,讓低品質的拆建固廢也能獲得廣泛的應用,是全國首個拆建固廢全量處置利用技術規范地方標準。
 △渣土處理
記者了解到,該標準體系由拆建固廢、工程泥漿、工程渣土三個部分構成,指導和規范了資源化利用技術要求,以及在城市道路中應用的設計方法、施工工藝、施工質量的檢查與驗收、安全施工與環境保護,具有實用性強、分類詳細等亮點。 針對南京城市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拆建固廢,通過分揀、破碎以及篩分等工藝生產再生填料,并用于城市道路路床以及底基層等部位的填筑,分別進行了拆建固廢生產再生填料并用于城市道路路床、基層等部位的可行性研究,制定再生填料用于城市道路路床以及基層等部位的技術指標。
 △南部新城渣土資源化利用廠
據悉,《技術規范》聚焦 " 渣土處置難 " 及 " 筑路材料緊缺 " 兩大難題,由南京市建委指導,南部新城組織建成投產了南京首座固定式渣土資源化利用廠。目前,南部新城渣土資源化利用廠占地 1.7 萬平方米,廠房面積 1 萬平方米,配置 2 條先進的渣土資源化利用生產線,并自主研發成套一體化預處理設備,日處理渣土 1 萬噸,計劃處理渣土約 220 萬方,節約投資約 2.2 億元,滿足工程建設需要。
 △拆建固廢進行資源化利用
近年來,市建委按照 " 從實際出發,近遠期結合 " 原則,結合南京實際情況,采取臨時就近處置方式,合理布局運行 18 處固定設施廠,全年實現近 300 萬噸建筑垃圾再利用,節約了約 180 萬立方米填埋場空間資源。 此次《技術規范》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南京市城市建筑廢棄物在道路工程中應用的規范化,確保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減少對自然資源的占用,為 " 無廢城市 " 建設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