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山東泰安:推動“兩網融合”協同處理廚余垃圾 |
(時間:2021-1-8 9:14:34) |
按照“全域覆蓋、城鄉統籌,爭創全國一流”的工作目標,山東省泰安市嚴格貫徹落實《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致力于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治理體系建設。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踐中,該市在推動垃圾分類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廚余垃圾壓榨協同處理等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 搭建“兩網融合”平臺 創新建設分類收運鏈條 泰安市圍繞節約資源、改善環境的工作目標,積極推動垃圾分類機制創新,通過建立“專業+職業”回收渠道,實施“區中轉+資源中心集中收集”轉運形式,有效推進生活垃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促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推動垃圾分類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健全完善了大規模、成體系的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系統,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泰安市結合“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建立了一套以點、站、場為基礎的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實現“全域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兜底回收”兩個目標。該市在城區范圍內升級改造了109座專業分類收集站,配置了包括660升可回收物在內的四分類收集容器,配備專業管理員、分揀員,引導周邊社區、單位規范投放,在區域條件適宜的位置增設大件垃圾暫存區,居民可撥打熱線預約環衛部門人員免費上門收運,量滿后運送至分揀中心集中處理,提高資源化利用價值。泰安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日常生活垃圾分類清運工作,在城區范圍內設置1069處垃圾分類收運點,通過電動收運車運至附近分類收集站,由環衛工人開展專業分類、二次分揀;通過零散收集的方式,補充回收低值可回收物,并運送至分揀中心集中處理。 目前,泰安市已建成可回收物分揀中心2處,配備收運車輛112輛,安排220名專業人員專門從事可回收物收集運輸工作。泰安市現有43家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在社區、單位等公共場所收運電器、金屬、塑料、紙類等高值可回收物。在醫院等即時產生可回收物的場所,該市用車輛駐點代替傳統回收站點的方式,即時回收生活垃圾。在市政大樓等定期產生可回收物的單位、場所,采用定時上門回收的收運方式回收生活垃圾。泰安市將所有可回收物統一收運至分揀中心,完成分揀、打包、再銷售,形成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循環,實現了可回收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有效促進了生活垃圾分類的源頭減量。 記者在泰安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成立于2015年,現有會員單位86家,相關可回收物日收運量185噸、日處理能力92.5噸。泰安市公共機構再生資源數字化轉運中心年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約5000臺、廢鋼鐵制品約3000噸、廢有色金屬制品約1000噸、廢舊家具約2萬件。泰安市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年回收廢塑料制品約1400噸、廢玻璃制品約1800噸、廢舊紙制品約2300噸。 泰安市建立分類收運再生資源“兩網融合”服務平臺,依托數字化信息系統,對可回收物收運車輛進行實時路線追蹤及視頻監控,確保可回收物收運零污染。再生資源企業及城市環衛系統收集站點可回收物數據可實時上報,“兩網融合”服務平臺通過科學分析,對全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實行智慧化管理。 泰安市通過環衛系統可回收物收運體系,解決了社會資本對低值可回收物收運力量不足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實現可回收物兜底回收。截至2020年10月底,泰安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02%。 利用現有項目 協同處理廚余垃圾 2015年1月,泰安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開始運行。該項目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二批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城市項目,占地20畝,總投資8844萬元,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綜合利用等工藝,主要處理賓館飯店、大中專院校、醫院等大中型餐飲單位的餐廚垃圾。2016年5月,泰安市開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餐廚垃圾作為重要一類列入其中。項目改擴建后,可日處理餐廚垃圾200噸、污泥90噸、糞便10噸。 2019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標準,將餐廚垃圾統一為廚余垃圾。泰安市對已有的廚余垃圾處理項目進行升級改造,采用分選制漿、機械壓榨、破碎、提油、協同焚燒、聯合厭氧等工藝,協同處理居民小區和公共機構等產生的廚余垃圾。 記者在泰安市廚余垃圾處理廠了解到,該項目設置兩條預處理生產線,一線采用壓榨機處理居民小區和公共機構等產生的廚余垃圾,二線采用破碎機處理廚余垃圾,兩條線組合采用分選制漿、機械壓榨、破碎、提油、協同焚燒、聯合厭氧等工藝協同處理廚余垃圾。 預處理生產一線將破碎機更換為廚余垃圾壓榨機,將原卸料倉底的一級輸料螺旋更換為兩級出料提升螺旋,卸料倉出料口增加一級轉接螺旋,倉底螺旋由推式改為拉式,保證設備的安全操作運行,增加設備使用壽命。同時,一線預處理系統的游離液相通過擠壓脫水,形成篩下物,經除渣機處理后的液相,進入二線廚余垃圾處理生產線,用于調配破碎機制漿濃度。漿液通過提油系統進行提油后,輸送至厭氧發酵系統,通過發酵產生沼氣用于發電。經發酵的沼液脫泥后,進入同一園區的固體廢棄物處置中心處理,達標排放。經提油后的沼渣,制成有機肥。經預處理篩分后的固體殘渣廢料,進入同一個園區的焚燒垃圾發電廠進行焚燒。 泰安市利用原有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協同處理居民小區、公共機構等的廚余垃圾,協同工藝流程簡短、所需操作人員少、系統維護成本低,可滿足現有項目場地的要求,最大化合理地利用好項目場地設施,節約了投資成本和建設時間。 截至目前,泰安市配備垃圾分類收集桶3萬余個、壓縮式中轉站377座以及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各類小型分類轉運車1096輛。全市已建成運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4座、餐廚垃圾處理廠1座、建筑垃圾周轉處理場3座、危險廢棄物處理廠1座、分揀中心2處,基本滿足日常處理需求。各縣市也在積極建設本轄區垃圾分類終端處置設施。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