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省惠東縣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時間:2020-7-1 9:57:10) |
小分類,大環保,垃圾分類是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內容。今年,惠東正式啟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那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接下來,惠東將如何保障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惠東又將如何以文明實踐活動引領綠色環保新風尚?6月30日,惠東縣舉辦愛國衛生運動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相關情況。 按照《惠東縣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的部署要求,2020年,縣城區域將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平山街道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除平山街道外的各鎮(街道、度假區、旅游區)至少建成1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惠東按照“宣傳先行、設施先行、黨政機關先行、示范點打造先行”的工作思路,有序推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3個多月來,該縣投入100萬元廣泛開展垃圾分類“五進”宣傳活動;投入500多萬元完善垃圾分類硬件配套設施。目前,惠東已在縣城建設了200個垃圾分類亭、440套(1760個)垃圾分類桶,以及1500個垃圾分類果皮箱;14臺方向式自卸垃圾運輸車和230臺保潔車也即將投入分類收集運輸,政府機關、住宅小區、農貿市場等各種類型的示范點建設也正在有序展開。 不過,最近不少地方垃圾分類工作出現了“垃圾分類裝,清運車一鍋端”的鬧劇。惠東要如何避免出現這種問題? “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加大投入,努力解決好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全鏈條的設施配套問題。”惠東縣環衛局負責人介紹,該縣將在推進分類精準投放,加強源頭分類管理,以及落實垃圾分類責任,明確垃圾分類收集要求上下功夫,嚴防“源頭分類、中端混運、后端混合”問題出現。 為此,今后一段時期,惠東將推進垃圾分類相關項目建設。一方面加快推進惠東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三期(焚燒發電)工程暨餐廚垃圾協同處理項目建設,按計劃該項目將于明年年初啟動建設。據悉,這個項目將建設兩條日處理能力各75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產線和日處理能力150噸以上的的餐廚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項目建成后,惠東縣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將達到2700噸/天,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將達到200噸/天,基本滿足該縣垃圾分類處置需求。 另一方面,逐步完善和充實環衛基礎設施。加大縣城垃圾中轉站的升級改造,推進新建泰園和城南兩個垃圾轉運站等。據介紹,惠東計劃今年再投入400萬元,完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和分類運輸車輛,確保滿足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運要求。接管物業自行清運小區垃圾的工作,實行管理責任人分類集中、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轉運的工作模式,確保前端分類投放至終端分類處理的順利對接。 據悉,接下來,惠東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建設為契機,為推動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轉變營造良好氛圍。今年,惠東部署了7000多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同時,不斷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調度指揮平臺建設,大力推廣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四單”工作模式,在全縣掀起一股“文明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