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醫療廢物整治行動全面展開 基層醫療機構當心9條紅線 |
(時間:2020-3-30 8:52:22) |
今年2月底,國家衛健委下發《關于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半年的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行動。 這次行動在地方上,已經全面展開! 從近況來看,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展開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有不少醫療機構因為處置不規范被罰,基層醫師公社結合近期整治重點,基層醫療機構千萬別碰這9條紅線。 一、醫療廢物未分類放置 常見問題包括:針頭浸泡在非銳器盒、銳器盒里存放其他醫療廢物、銳器盒里放袋子反復使用、張貼標識不正確等。 正確分類方法見下圖 二、醫療廢物暫存間/存放點不符合要求 醫療廢物暫存間外應設置明顯警示標識,室內有防滲漏、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及防兒童接觸的安全措施。 三、醫療廢物專用袋濫用或不符合要求 包裝材料不符合要求(太薄、無標識或標識不對、未使用銳器盒、垃圾桶無蓋)。 感染性病人的醫療廢物為隔離傳染病病人(血源性)——雙層黃口袋;生活垃圾視為隔離傳染病病人生活垃圾— —單層黃口袋。 各類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方案上要求直接放入雙層黃口袋,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最好高壓后出科。普通的大小便標本可直接倒入廁所,盛放容器放入黃口袋。 四、病理性、損傷性廢物管理不規范,銳器盒盛放過滿 醫療廢物達到專用包裝物和利器盒的3/4體積左右時,就應當封閉轉移,并做好登記。 五、醫療衛生機構未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或者未保存登記資料 交接記錄不全,無重量、種類、交接人員簽名或簽名不真實;時間超2天(診所、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院內科室與暫存點,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公司)臺賬不符。 應當留存的工作記錄或臺賬包括:相應規章制度、人員培訓記錄、醫療廢物登記記錄、暫存點定期消毒記錄、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六、與生活垃圾混放 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七、未經相關部門同意,自行處理醫療廢物 在不具備條件的農村醫療機構,如需自行處理醫療廢物,必須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環保部門申請。同時遵守三個原則: 1、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應當消毒并作毀形處理; 2、除高分子塑料廢物外,能夠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 3、不能焚燒的,應當消毒后集中填埋。 八、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收集、運送、貯存、處置 在國家文件中也提到,重點整治醫療機構不規范分類和存貯、不規范登記和交接廢棄物、虛報瞞報醫療廢物產生量、非法倒賣醫療廢物是今年打擊重點,一定要注意。 九、使用的消毒產品未索取衛生安全評價報告 切記,只要涉及和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協議的行為,一定要向對方索取真實的企業資質。 這是基層醫師公社根據平時執法部門檢查、處罰重點整理的九大雷區,大家千萬記得規避。平日除了加強自身臨床知識以外,還要多關注國家醫療政策的動態變化,做到與時俱進、避免犯錯。
|
|
|
|
推薦圖片 |
 | 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京召 | 12月22日至24日,全國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