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廢棄物,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伴隨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固廢資源化處理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中國環保在線認為,若要真正推動固廢資源化進程,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
伴隨經濟高速增長,近年來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每年超過100億噸的固體廢物,以及600億~700億噸的工業垃圾堆積,無疑已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大掣肘。面對只增不減的固廢體量,資源化回收利用意義之大非同尋常,有望大大推動循環經濟的起到巨大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在重視經濟增長質量的新時代,資源與環境備受重視,作為環保重要環節之一,固廢資源化處理已經成為基本國策中不容小覷的關鍵節點。
固廢體量巨大,國家政策重視,由此可以推斷出固廢資源化處理具備巨大的市場潛力。只是礙于我國固廢資源化起步較晚,與水、氣等資源化市場相比規模偏小,尚未真正形成產業化模式,加上技術與設備的落后,投資周期長回款慢等問題,使得固廢資源化步履維艱。
行業專家認為,固廢資源化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還源于整個行業缺乏具備競爭力的巨頭企業,集群效應無法凸顯,政策方面也缺少針對固廢資源化強制性、專業性的剛性要求,導致固廢資源化的地區發展也不甚平衡。
中國環保在線分析認為,由于市場化程度不高,所以我國固廢再生更像是公益事業。畢竟固廢資源化需要資金成本,包括垃圾分類、回收、焚燒等資源化途徑推廣艱難,所以以盈利性為首要目的的企業不會自愿承擔這些成本,從而導致整體積極性不高。
“我們總是強調它在社會中體現的價值,其實更應該考慮怎樣做到生態循環,讓固廢資源回歸環境,變成土壤、有機肥料等。”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表示,我們有必要擴大固廢資源化的定義,而不是局限于某個特定的方面。
綜合來看,對固廢資源化問題,需要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來看待,只有社會民眾認知與國家政策到位,企業積極推動技術與設備創新,方能為固廢資源化處理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顯然,低值化的固廢資源化是無法長遠的。
據了解,為了強化固廢資源化的技術支撐,科技部已經牽頭組織編制“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實施方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公益基金;工信部開展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生態環境部推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等。上述行動將大大驅動固廢資源化的縱深發展。
最后,中國環保在線研究團隊指出,為了推動固廢資源化更好更快發展,需要從四大方面著手發力:第一,落實固廢資源化增值稅、所得稅、新的環保稅優惠和減免工作;第二,創建固廢資源化信息共享系統,強化資源聯通;第三,確立固廢跟蹤體系并建立責任機制,監控固廢從產生到資源化處理的所有環節;第四,建立固廢統計體系,使得固廢種類、分布等信息更加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