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日前已經收官。據生態環境部披露,截至7月7日,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生態環境問題,地方已辦結28076件。其中,立案處罰5709家,立案偵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另據強韻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針對上述官方披露的處罰案例分析統計,與A股上市公司密切相關的逾百家。“羅平鋅電環境污染”、“沙鋼集團百萬噸鋼渣棄置長江岸邊”是其中典型案例。
虛假整改將被嚴肅問責追責
在為期一個月的下沉督察期間,各督察組陸續公開曝光了多個典型案例,不斷傳導督察壓力,推進地方政府及企業加速整改。
6月28日,生態環境部披露,沙鋼集團對煙塵污染問題的整改敷衍,一犯再犯,且長期累積的百萬噸鋼渣等工業固廢隨意堆放在長江岸邊,嚴重威脅長江水生態環境安全。這是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陸續公開的典型案例之一。沙鋼集團是上市公司沙鋼股份的控股股東。
虛假監控問題也引起督察組重視。生態環境部曾點名批評云南個舊市冶煉企業在線監控形同虛設。據披露,該區域內冶煉企業廠區環境管理混亂,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異常,整改落實工作不到位。
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公告,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進駐的地方共10個省份,交辦數量共37090件,已辦結案件中舉報屬實的占86.8%,責令整改企業22561家,立案處罰的企業5709家。
上述涉案企業中,與A股上市公司相關的逾百家。據強韻數據統計,有15家A股上市公司本身被查出環保問題,另有2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被點名,還有91家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孫公司。
在控股股東層面出現問題的除沙鋼股份,還有正邦科技。正邦科技的控股股東江西正邦集團因生豬養殖場環境臟亂差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失效,被生態環境部點名批評。
海印股份大股東海印集團控股的茂名高嶺科技有限公司則涉嫌違規開發。該公司在合同年限逾期后仍多次在村民農田中偷挖礦泥。督察信息顯示,經合浦縣國土部門進一步調查,該公司曾先后三次辦理了采礦臨時用地使用證,在最后一次時間期滿后(2017年9月7日至2017年12月20日),該公司仍進行礦產資源開采。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其涉嫌違法行為進行全面調查,一旦查清違法事實,將依法立案查處。
民生證券分析師表示,本輪“回頭看”看的正是兩年前的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出的老問題。而在對整改不力的地方進行通報批評中,屢次出現“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字眼,表明對各種形式的假整改持“零容忍”態度,下一步將嚴肅問責追責。
固廢、危廢處理有待規范
我國對廢物排放,特別是危廢、固廢的管理起步較晚,雖然法律法規層面在不斷完善補充,但受限于發展時間較短,在有關部門管理及相關企業的廢物處理過程中仍存在種種問題,這在此前環保部門披露的的危廢非法掩埋、非法傾倒等事件中可見一斑。
在此次“回頭看”督察期間,這些問題仍然存在。上市公司藍豐生化被發現違規堆放工業固廢問題,這些違規行為嚴重影響了周邊的生態環境。藍豐生化曾于6月14日披露,自6 月12日起,除部分環保處理裝置外,其余化工生產車間實施停產整治。遭點名后,公司于6月27日稱:“目前公司生產裝置已經全面停產,同時公司委托專業第三方根據公司的‘三廢’產生情況及治理措施進行詳查!
因固廢、危廢問題處理不當而被查的上市公司還有羅平鋅電。據查,羅平鋅電的環保問題在2016年就已被相關部門發現并要求整改。經此次督察發現,羅平鋅電重金屬污染隱患問題進一步加重,對珠江上游水環境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此外,堆存含鉛廢渣數量實際遠超10萬噸,截至2018年6月仍有近10萬噸尚未安全處置。與原堆場臨近的另一堆場還堆放大量含鉛、鋅、鎘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鈣渣(含脫硫石膏渣)。
對于上述事實,督察組通報指出,羅平鋅電作為一家上市企業,大肆污染環境,給珠江上游水環境安全帶來重大環境隱患,消極對待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在6月21日生態環境部重點批評了公司這一問題后,公司當晚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以及云南證監局的相關問詢。問詢函要求說明,公司是否存在被環境保護部門處罰而未披露的事項,以及是否建立了環境污染防治的長期制度等。隨后,曲靖市環保局也對公司處以53萬元的行政處罰,并且要求公司將涉及鉛鋅的生產線實施停產整治(10 月 31 日前完成整改)。
此外,第二環保督察組對露天煤業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霍林河露天煤礦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嚴重滯后,業主單位和當地有關部門存在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不過總體而言,在數千家被立案處罰的企業中,發生在上市公司本身的案例仍屬少數。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上市公司整體上還是具備了較強的環保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