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浙江杭州垃圾前端減量同比僅下降0.16% |
(時間:2015-8-27 10:41:39) |
“源頭減量的關鍵是市民素質的提高和垃圾分類制度的落實。要依靠提高市民的自覺性來增強分類投放意識,要鼓勵市民多渠道解決廚余垃圾。”杭州市政協委員江靜這樣認為。 作為解決城市“四治”問題之一,杭州市政協日前對全市垃圾處置工作進行專題調研。調研顯示,杭州垃圾處置,前端分類困難不小。 數據 處理能力8年沒增長,生活垃圾每天已增加3800噸 調研數據顯示,2006—2014年杭州市區(包括蕭山、余杭)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為9.71%,其中2014年生活垃圾生產總量330.53萬噸,能填滿1/5個西湖。2015年1—6月,杭州市區生活垃圾清運處置量達到178萬噸,日均9807噸,在大力推動前端減量、裝潢垃圾不計入生活垃圾清運量的情況下,同比僅下降0.16%! 另外一組數據來自杭州市環境集團的統計,杭州自2007年起市區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設施處理能力8年中零增長,但日均生活垃圾量絕對值卻增加了3886.84噸,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嚴重滯后。 現狀 廚余垃圾人工分揀臺上揀出馬桶吸、長木條和鞋 杭州市中心某單位設置的垃圾分類箱,3個投口分為塑料制品投口、金屬制品投口和玻璃制品投口。記者發現,倒入投口的垃圾雖然都有包裝袋,但金屬制品投口里滿是塑料瓶;3個投口之間分隔間隙較大,小袋垃圾竟然可以在各個投口內互相滑落…… 去年,某媒體曾對杭州的垃圾分類現狀做過調查,調查中描述了杭州環境集團廚余垃圾人工分揀臺上的現狀:“在近半小時內,記者揀出了馬桶吸、半個鍋、長木條,甚至還有四只鞋。一位工人師傅還揀出了一塑料袋疊好的舊衣服和半塊磚。” 對策 要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市民多渠道解決廚余垃圾 “源頭減量的關鍵是市民素質的提高和垃圾分類制度的落實。一方面我們要依靠提高市民的自覺性來增強分類投放意識,另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市民多渠道解決廚余垃圾。”杭州市政協委員江靜今年在杭州市“兩會”上的提案之一就是《利用廚余垃圾自制堆肥解決廚余垃圾的建議》。 杭州市政協委員劉逸鶴在出國考察時特別留意垃圾處理經驗。他說,日本的大街上很少見垃圾桶,居民的垃圾都是自行處理。杭州也可以通過獎勵垃圾分類、建立規章制度等形式推動市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樣本 “魅力之城”小區的垃圾分類率為何如此之高? 垃圾分類率超過80%;各樓道的垃圾分類情況在小區門口公示…… “魅力之城”小區從2011年3月開始試行垃圾分類,目前成為日常垃圾分類規范示范小區。其中,志愿者和樓道長們“功不可沒”。 丁大姐是10幢4單元的樓道長,她所在樓道常常是社區垃圾分類的冠軍樓道。丁大姐說,剛開始,自己幾乎天天都要去垃圾箱翻垃圾袋,遇見沒做好分類的居民,就上門勸解“談心”。很多居民慢慢從不好意思轉變為自覺主動分類垃圾。現在,基本上一個月檢查一兩次就行,很多居民的垃圾分類知識比她還全面。 據了解,杭州市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正在全市推廣這種做法。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