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力爭2017年底 深圳市垃圾焚燒處理率達80% |
(時間:2015-8-26 10:09:08) |
垃圾填埋、污泥處理設施臭氣、飛灰等環境污染問題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昨天上午,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深圳市環境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作方案(2015-2017年)》,該方案針對現有環境基礎設施存在的臭氣污染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改造計劃。 據該方案,到2017年底前,我市力爭使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8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簡易垃圾填埋場規范化封場率達到100%;垃圾密閉化收集率達到100%,垃圾中轉規范化管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污水處理廠污泥含水率降到50%以下,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重點解決滲濾液、臭氣及飛灰等污染問題 目前,我市已建成4家垃圾衛生填埋場、6家垃圾焚燒發電廠、31座污水處理廠、5座污泥處理設施、8家危險廢物處理單位和1家醫療廢物處理單位。從實際情況看,我市已不能滿足需求。 在對現有的生活垃圾、污水及滲濾液等污染物處理設施缺失狀況、運營情況等進行全面梳理的基礎上,《提升方案》對100個環境基礎設施提出了172項提升改造計劃。內容涵蓋全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水處理廠。同時兼顧了餐廚垃圾處置工程、生活垃圾中轉站及運輸設施、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等其他環境基礎設施。 《提升方案》還根據滲濾液、飛灰處理能力不足,污泥處理設施臭氣污染嚴重等情況,對77個環境基礎設施提出了126項改造工程,以重點解決垃圾填埋產生的滲濾液和臭氣污染問題、垃圾焚燒過程中的滲濾液和飛灰處置問題、污泥處理過程中的源頭減量和臭氣問題。 據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有關提升改造工程將優選技術、提高標準,采用覆膜密閉臭氣、氨氣轉化結晶等技術。 深圳垃圾處理設施污染物將全面達標排放 《提升方案》提出的行動與措施具體包括:對現有垃圾處理設施進行污染治理水平提升改造,確保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高標準建設新建、擴建垃圾焚燒發電廠;形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加快實現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升垃圾中轉設施污染控制水平,完善運輸設施;推動污泥廠內干化減量,強化臭氣治理。 此外,《提升方案》還提出,要落實《治水提質總體方案》,加快提升污水廠出水水質;全面提升危險廢物及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的能力;強化行政監管;鼓勵公眾參與;建立全過程管理和控制體系,全面提高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理水平;建立環境基礎設施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新技術研究應用;開展環境基礎設施經濟補貼政策研究,幫助企業實現高標準運營目標。 據《提升方案》,今年年底前,老虎坑垃圾填埋場將完成一期填埋場封場,完成二期西區填埋場沼氣收集利用工作;下坪固體廢棄物填埋場完成填埋場臭氣工程20%的工作量;鴨湖垃圾填埋場力爭今年年底前停用并封場;紅花嶺填埋場完成相關除臭工程。 24小時聯網監控各類環境基礎設施 據《提升方案》,我市將對各類環境基礎設施進行24小時聯網監控,并在易產生臭氣或地下水污染的環境敏感點設立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各部門應根據職責建立市政環境基礎設施全過程監管和督促整改機制。 《提升方案》同時提出,新建環境基礎設施在立項、選址等行政審批過程中,應加強公眾參與,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已建成的環境基礎設施,應將各類環境監管信息進行公開。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