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安徽合力搭建“城鎮環衛PPP項目” |
(時間:2015-7-22 10:43:54) |
7月21日,由安徽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安徽省住建廳城市建設PPP研究中心主辦,勁旅環境科技公司承辦的“創新城鎮環境衛生PPP模式與綜合治理實踐論壇”在合肥舉行。會上透出的消息,為改變以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大包大攬”現狀,讓更多社會資本進駐,安徽正合力搭建“城鎮環衛PPP”模板。 所謂“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那么,“PPP模式”在安徽有多火? 請看一組數據:在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庫中,共計PPP項目1043個,安徽有127個。安徽的PPP項目因啟動早、力度大,目前項目數量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 正是在安徽發展的大形勢下,“創新城鎮環境衛生PPP模式與綜合治理實踐論壇”確定在合肥召開。昨天的論壇,吸引了3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業內人士以及安徽省有關廳局領導出席。 論壇期間,勁旅環境科技公司還與相關機構聯合發起成立了“安徽省環境產業聯盟”。在論壇和聯盟成立大會上,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PPP專委會會長賈康,安徽省住建廳城市建設處處長蔡新立,勁旅環境科技公司董事長于曉霞等接受了采訪,暢談PPP模式的發展前景。 蔡新立:成熟一類、總結一類、推廣一類 蔡新立處長就目前安徽省城市基礎設施領域PPP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說,去年下半年以來,安徽省住建廳會同財政、發改等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根據城市基礎設施類型,在城市道路、污水處理及管網、市容、環衛等方面選擇一批試點項目。按照“成熟一類、總結一類、推廣一類”的思路,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規范化模板,最終向全省推廣。 蔡新立表示,總體看,安徽各地對推進PPP工作積極性較高,試點工作有了一定進展。但從調研情況看,由于PPP工作涉及許多技術、商務等方面知識,人才缺乏,大多數項目還在方案設計階段。因此,蔡新立對近期PPP工作重點提出建議:一是積極培育PPP專業咨詢機構,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PPP專業人才隊伍。二是加快制定基礎設施PPP指導意見,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三是研究成立PPP基金的可行性,引導基金與地方政府合作,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加快PPP項目落地實施。 賈康:PPP機制實現“1+1+1大于3” 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PPP專委會會長賈康認為,PPP模式的核心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國家鼓勵推廣PPP模式具有明顯的正面效應。 這些正面效應包括,從政府主體角度看,可減少財政支出的壓力,提高財政資金總體使用績效和政府履職能力,有助于地方政府聯通“全面小康”與“中國夢”。其次,與PPP這樣的機制創新相對應,社會公眾可以得到受益和實惠,即從資金使用“以人為本”這樣一個角度表現出來的性價比、綜合績效的提高,實現“政府、資本與社會公眾1+1+1>3”的綜合效能。同時,PPP模式的興起也為資金力量已經雄厚起來的民間資本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契機。 于曉霞:為老百姓有一個干凈空間做點事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產與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物也隨之迅速增加。然而,在我國城市垃圾產量不斷增加的同時,生活垃圾的分類、回收和處理能力與水平卻相對滯后。 勁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與銷售環衛設備的企業,其主導產品垃圾壓縮機、配套車輛等,均達到行業世界先進水平。公司董事長于曉霞代表“社會資本”一方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技術與專業技能,讓中國的城鄉垃圾處理得到改善,為老百姓有一個干凈的生活空間做點事。 空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問題,是目前新常態下亟待解決的經濟轉型問題和環境保護與發展問題,也是“十三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于曉霞認為,本次PPP論壇和聯盟的成立,對安徽省乃至全國的城鎮環境綜合治理和環境產業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