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用有形之手實現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
(時間:2015-7-21 10:29:16) |
浙江省嘉興市首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將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屆時有能力實現市區近3000家各類餐飲單位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今后我市將實行餐廚廢棄物收運特許經營制度,在全程監管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管理和追溯機制;財政部門將給予正規回收企業一定補貼,確保酒店、學校食堂等單位餐廚廢棄物免費上門收集。 餐廚廢棄物包括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殘渣、殘液和廢棄油脂等垃圾。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產生的餐廚廢棄物總量高達6000萬噸。這些餐廚垃圾如果流向正規回收企業,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就會喂出“泔水豬”、煉成“地溝油”,危害百姓健康。 早在2011年,國家就劃定33個試點城市,探索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出路,嘉興有幸成為首批入選的試點城市之一。然而,從各地試點情況看,盡管上有國家層面的指導意見,下有各地的具體措施,關于餐廚垃圾處理的負面消息依然不絕于耳。以較早試點的深圳為例,全市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高達2000噸,最終流向正規無害化處理廠的卻只有五六十噸。 餐廚垃圾回收為何如此之難?說到底,餐廚垃圾是一種可獲利資源。在利益驅使下,沒有任何資質、無處理能力的不法收購者大行其道,正規回收企業往往難敵不法收購者開出的高價。況且,一些城市在處理餐廚廢棄物的過程中,按照“誰污染誰負責”的原則向餐廚垃圾生產者收取一定處理費。在“繳費排污”和“出售獲利”的雙向倒逼下,餐廚垃圾生產者自然傾向于出售給不法收購者獲利。 由此可見,實現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回收是關鍵。只有正規回收企業“有米下鍋”,才談得上城市餐廚垃圾處理的機制化和可持續化。而這不能僅僅依靠餐廚垃圾生產者的“覺悟”,更需要作為市場監管者的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切斷餐廚垃圾背后的黑色利益鏈。嘉興實行餐廚廢棄物收運特許經營制度的意義即在于此。一方面,建立相應的管理和追溯機制,全程監管餐廚垃圾流向;另一方面,以雄厚的政府財政托底,確保餐廚廢棄物免費收集,為正規企業營造良好生存環境。 期待這些制度之后,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讓餐廚垃圾非法出售行為無利可圖,讓不法收購者無孔可鉆,從源頭斬斷“地溝油”、“泔水豬”回流的非法利益鏈條,真正實現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