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大理市實現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管理 |
(時間:2014-10-27 13:36:10) |
為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大理市按照“科學治理、科技領先、城鄉一體、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創新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新模式,扎實推進洱海保護治理。 夯實市政環衛基礎設施。大理市于2012年高起點、高標準啟動實施了洱海流域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置系統工程建設。投資1.1億元在洱海流域的兩區和下關、大理11個鄉鎮建設10座垃圾中轉站,購置生活垃圾轉運車15輛,小型生活垃圾收集車111輛,收集箱體1002個;投資4.2億元,實施裝機容量12兆瓦、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以上的大理市第二(海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對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投資326萬元構建數字化監管系統,對企業運營情況進行全方位監管。通過項目實施,建成一套從垃圾產生到處理的完整運行模式,實現了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全覆蓋、壓縮轉運全封閉、焚燒發電資源化、監督管理數字化”,至9月30日,共收集清運處理垃圾315248.24噸。 垃圾收集清運全覆蓋。大理市現有常住人口65.7萬人,日產生活垃圾約688.94噸。多年來大理市一直致力于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模式及處理方式的探索,建成庫容為520萬立方米的大風壩垃圾填埋場一座和大理市醫療廢棄物處置場。2003年至2010年間,在農村建設了6個小型堆放式生活垃圾中轉站、1000個垃圾收集池、50座垃圾焚燒爐。對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實行“農戶繳費、政府補助、戶保潔、村收集、鎮清運、市處理”的模式進行收集處理,對主要城區則采用道路清掃保潔、果屑箱清掏(洗)、垃圾清運車收集的模式進行收集處理。目前,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已全部做到無害化處理。 垃圾壓縮轉運全封閉。按照“全市一盤棋、城鄉一體化”的思路,大理市引進重慶耐德新明和工業有限公司,計劃在環洱海流域的鳳儀、挖色、海東、開發區滿江、開發區東城、喜洲、古城、上關、下關北區、下關南區等11個鄉鎮新建10座高標準大型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其中日處理50噸垃圾中轉站5座,日處理150噸垃圾中轉站5座,預計2015年底全面完成項目建設,確保城鄉垃圾“全覆蓋、無剩余”收集。 垃圾焚燒發電資源化。2010年8月,大理市以BOT(投資建設——運營——移交)方式引進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公司,在海東鎮楊柳菁投資新建一座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總投資4.2億元。目前,海東垃圾焚燒發電廠完成主要工程建設后開始接收垃圾,截至9月30日,焚燒廠累計焚燒垃圾299717.88噸,累計發電72276480度,不僅徹底解決了垃圾中轉過程中“拋、冒、滴、漏”等難題,還攻克了“垃圾無害化處理”、“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技術難題,讓廢物資源再利用,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