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老虎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投入使用,2017年,北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投入使用。屆時,沈陽將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占全部生活垃圾處理的40%以上。
近日,沈陽市出臺《沈陽市推進生活垃圾“三化”處理工作實施方案》,到2017年,沈陽城市生活垃圾將100%無害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知曉率和設施覆蓋率100%。
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在城區實行生活垃圾有償處理。一方面,實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和收費機制,改變垃圾處理只由政府“買單”的局面;另一方面,建立跨區域生活垃圾處理補償機制,產生的生活垃圾跨區域處理的區,應當給予接納區適當經濟補償。通過這些措施促進生活垃圾減量排放。
為順利推廣垃圾源頭處理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沈陽將制定出臺低價值廢品回收利用、建筑(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和就地處理的財政補貼政策,對實施上述行為的單位給予補貼。
垃圾分類
所有物業小區垃圾分類投放
按照可回收物、餐廚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四分法,在城區逐步推進垃圾分類投放工作。2014年,完成各級黨政機關、駐沈部隊(包括部隊對外經營單位)、大中小學、所有物業小區分類投放工作。2015-2016年,全面開展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商業網點、旅游景區以及部分非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工作。2017年,完成剩余的非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工作。
沈陽將試點大件垃圾預約回收
沈陽將加強全市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設,調整布局結構,實現社區內回收,方便單位和個人處置可回收垃圾。試點設立集垃圾分類減量咨詢、大件垃圾預約回收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新型資源回收服務站,及時總結經驗并逐步推廣。到2017年,資源化再生利用率達33%以上。
垃圾分類明年納入中小學實踐內容
生活垃圾“三化”處理涉及人民群眾生活習慣的改變,要“抓早、抓小”。從2015年開始,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垃圾處理知識納入全市中、小學及幼兒園教育和社會實踐內容。每年定期組織學生、志愿者、部分居民參加主題宣傳和實踐活動,引導全民樹立垃圾分類減量“從我做起,人人受益”的觀念。
垃圾處理
到2017年沈將有兩座餐廚垃圾處理廠
加快推進老虎沖日處理能力1100噸、大辛垃圾處理場日處理能力1200噸的滲瀝液處理改擴建工程,確保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徹底解決沈陽市滲瀝液積存問題。
開展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建設日處理能力200噸的老虎沖餐廚垃圾處理廠,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沈陽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30%以上。到2017年末,再建設1座餐廚垃圾處理廠,進一步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
北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017年投入使用
實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建設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老虎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其中一期工程規模1500噸,二期工程規模1500噸,力爭兩期工程在方案優化基礎上同步建設,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建設日處理能力1800噸的北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占全部生活垃圾處理的40%以上。
餐廚垃圾
將分類專收專運
沈陽將建立分類收集運輸體系。加大分類收運設施投入力度,配置與垃圾分類相適應的運輸車輛和設施。規劃收運線路和收運時間,通過對可回收垃圾的按類清運、轉運和二次分選,進一步提高資源化利用率。
2014年,部分購置并配備分類垃圾設施設備,建設50噸/日處理能力的垃圾分選線(實驗線)。2015年,開展可回收垃圾收運、二次分選試點。根據試點情況,總結經驗,適時推廣。
2016年,擴大分類收運能力,提升分類質量,促進源頭減量。2017年,初步形成分類收運體系。根據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需要,建設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實行特許經營,實現餐廚垃圾專收專運。
部分就地生化處理
試行垃圾就地處理減量。2014年,啟動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2017年,在大型物業小區,餐廚垃圾產生量較大的賓館飯店、醫院、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農貿市場、果蔬批發市場等場所安裝就地生化處理設施,實現部分垃圾就地處理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開展園林垃圾就地或集中處理,試點后推廣園林垃圾減量和循環再生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