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河南省洛陽市生活垃圾采用先進的廢氣廢液處置工藝 |
(時間:2014-10-11 14:30:00) |
洛陽市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已開建,很多市民關心垃圾處理過程中的廢氣和廢液處置工藝如何能有效保障周邊環境不受污染?對此,記者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學習考察期間,專門采訪了上海環境集團相關負責人。記者了解到,洛陽市的園區將配套建設垃圾滲濾液、廢氣及飛灰等專門處理設施,并完善監控體系保障環境質量。 煙氣控制水平不斷提高 “垃圾圍城”,已成為洛陽等許多城市面臨的共性難題。 “在國際上,垃圾焚燒是成熟可靠的垃圾處理主流技術之一。”上海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張益說,同樣的處理量,垃圾焚燒用地僅是垃圾填埋的1/20左右。更重要的是,一般垃圾在填埋場中分解需要10年至30年,但是,只要垃圾焚燒的溫度達850℃,2小時左右就可分解完畢。 盡管垃圾焚燒具有很多比較優勢,但公眾最擔心的就是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公式英、滲濾液等廢氣、廢水污染物。 張益介紹,近10年,垃圾焚燒技術取得飛躍式進步,已經實現了對二公式英的高效處理。雖然低于400℃時焚燒會產生大量二公式英,但焚燒溫度超過850℃,99%的二公式英被分解掉,溫度超過1000℃二公式英就全部被分解了。 “目前,我國垃圾焚燒廠采用的都是高溫焚燒技術,洛陽將要建設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也將使用該技術,而且還會安裝活性炭、袋式除塵器等凈化裝置,廢氣產生會得到有效管控。冶煉廠、汽車尾氣甚至家用燃氣排放的二公式英濃度都高于垃圾焚燒。”張益說。 此同時,垃圾焚燒污染排放的國家標準也在不斷完善和提高。記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規定,垃圾焚燒廠二公式英排放標準為0.1納克/立方米,比之前的1納克/立方米更苛刻,僅為原標準的1/10。 和洛陽園區采用相同工藝的上海老港園區,垃圾焚燒后二公式英排放標準僅為0.035納克/立方米。 8道工序凈化滲濾液 垃圾處理園區還將配套建設垃圾滲濾液處理廠,有效解決垃圾焚燒處理后剩余的廢液問題。 記者在上海老港園區看到,這里鋪設了全封閉式專用管道,將收集的生活垃圾擠壓所產生的滲濾液轉運至滲濾液處理廠內。隨后,這個處理廠經過厭氧、發酵、膜處理以及超濾4種工藝,使其滲濾液處理后能達到行業排放三級標準。上海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秦峰介紹,這套滲濾液處理設備從2010年運行以來,滿足了老港垃圾處理園區的廢液處理要求,且沒有發生過滲濾液污染事件。 秦峰介紹,洛陽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內的滲濾液處理系統設計處理規模為每日400立方米,處理對象包括:焚燒廠垃圾坑垃圾滲濾液每日300立方米,垃圾卸料區沖洗水每日12立方米,園區生活污水每日23立方米,衛生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每日60立方米。 洛陽市園區的滲濾液處理系統將采用“厭氧+好氧+膜法+超濾+納濾+反滲透”工藝,經過厭氧反應、沼氣預處理、兩級脫氮、納濾處理、反滲透、濃縮液處理、污泥脫水、臭氣收集處理等8道工序,實現對滲濾液的綜合處理。 “經過這些程序后,處理廠的出水將同時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中敞開式循環冷卻系統補充水標準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中綠化、道路沖洗用水的標準。”秦峰如是說。完善監管體系,消除公眾疑慮。 “要想讓百姓對垃圾焚燒有信心,我們垃圾處理園區就必須主動與社會溝通。”負責洛陽項目的上海環境集團負責人張冬虎說,在建設工程中和建成后,將經常舉辦園區開放日活動,方便群眾前往參觀。 張冬虎表示,洛陽的園區將通過在線監測系統、聯網環保部門、廠區門口顯示等途徑,向公眾實時顯示“焚燒系統煙氣污染物監測數據”。通過這些監控措施,園區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排放是否達標,公眾可以一目了然。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