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推廣鉆井廢物無害化處理 |
(時間:2014-9-16 11:27:53) |
記者近日從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了解到,一項旨在實現油田鉆井資源化、減量化及清潔化生產的“鉆井廢棄泥漿全程隨鉆不落地收集回用及無害化處理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目前正在塔里木盆地油田井區逐步推廣并初見成效。 鉆井廢棄泥漿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廢物成分較為復雜,主要含有大量的無機鹽、高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及一些重金屬離子(如汞、砷、Cd、鉻、鉛)等,若不加處理長期存儲或掩埋,這些有害物質會對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態環境。 2012年5月,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承擔了自治區科技廳科技興新計劃項目“鉆井廢棄泥漿全程隨鉆不落地收集回用及無害化處理技術集成與推廣”(2012019B12),并選擇在“塔里木盆地油田區塊”開展本項目的油田示范推廣研究。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及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用這項技術,先后在“塔里木盆地油田區塊”中的庫車—塔北油氣區、輪南油田群、東河油田群、泛哈得遜油田群、塔中油田群等油區約34個油田鉆井安裝運行了“無害化處理”裝置。 據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付爾登介紹,本示范推廣技術立足國情及新疆油氣田發展現狀,采用一套具有廣泛適應性的鉆井廢棄泥漿處理方法及配套裝置,通過“全過程控制與隨鉆處理”方式,實現油田鉆井廢棄泥漿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從根本上化解廢氣泥漿的污染風險,以保障油田開發的正常生產和油區的環境保護,達到油田鉆井的清潔生產目的。 付爾登說,這項技術實用性強,能適應不同泥漿體系的處理。從減量化、資源化方面來看,由于鉆井泥漿處理后產生的固態物質泥餅量減少約60%,且隨鉆處理出的泥餅浸出液達標,不需修建巖屑池及堆放場,有效減少了鉆井廢物的環境污染隱患,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節約了泥漿池的修建費用。對于隨鉆處理的達標廢水在鉆井過程中約95%被井場及裝置自身用水所消耗。 同時,根據目前油田已示范運用的34套“無害化處理”裝置處理效果、運行成本情況來看,使用這項裝置處理成本約130元/立方米~150元/立方米,折單井處理費用約50萬元~70萬元,低于以往采用的固化處理費用(約430元/立方米)。以示范推廣的34眼鉆井處理成本計,油田較以往處置方式節約開支總額約1000萬元以上。 據悉,“鉆井廢棄泥漿全程隨鉆不落地收集回用及無害化處理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獲得2013年度新疆首屆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中俄環保分委會第九次會議在俄羅斯 |
9月10日-12日,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環境保護合作分委會第九次會議。 國際
會前,分委會中方主席、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會見了俄方主席、自然資源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