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揚州環保產業園生活垃圾處理后發電供市民使用 |
(時間:2014-8-21 14:35:06) |
核心提示 近日,《揚州環保科技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5)》通過市人民政府批復。規劃透露,截至2013年底,園區落戶企業共22家,其中已建成投產11家,在建9家,待開工2家,基本形成了以垃圾焚燒發電、廢舊汽車拆解及零部件再制造、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環保設備生產等為主的產業體系。 定位 重點發展靜脈產業與環保產業 據悉,揚州環保科技產業園位于邗江區楊廟鎮,園區重點發展靜脈產業與環保產業,楊廟鎮黨委書記、園區黨工委主任朱運成告訴記者,“靜脈產業主要發展方向是工業固廢回收利用、危廢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和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城市礦產發展;而環保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是靜脈環保裝備制造業和環境服務業。最終,我們的目的是打造循環經濟特色鮮明的環保科技產業示范園區。” 在產業招引上,園區堅持綠色招商,圍繞園區建設初期產業發展定位,重點引入資源循環利用的再制造產業,與我市其他工業集中區實現錯位發展。 吃進餐廚垃圾吐出柴油、沼氣 根據相關意見,我市將加強廢棄物入園集中處理,推動市域內生活垃圾和廚余廢棄物、醫療廢棄物等廢棄物集中回收,入園處理。 朱運成介紹,園區計劃引進揚州首拓環保產業發展公司,實施“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讓生活垃圾變廢為寶。 “按每萬人每日產1噸餐廚垃圾和130公斤地溝油計算,全市每年將產生525噸餐廚垃圾、68.37噸地溝油。”首拓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餐廚垃圾經預處理系統后形成餐廚垃圾殘渣,殘渣經過生化處理后可轉化生成生物蛋白飼料和肥料菌種,經油水分離系統后形成柴油,再經UBF厭氧處理最終形成沼氣。” 特色 生活垃圾處理后發電供市民使用 據悉,園區規劃了揚州泰達環保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二期擴建項目,計劃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處理規模將達到22.3萬噸/年;而三期項目將形成日處理生活垃圾7000噸的規模。 據泰達環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活垃圾由專用車輛運送到廠區垃圾接收系統入口,經稱量后卸入垃圾儲坑堆儲發酵5—7天,使垃圾滲濾液順利導出,滲濾液通過濃水催化氧化進行處理。而發酵后的垃圾經均質化處理后,按負荷量要求送入焚燒爐發電。 據悉,全市市民一天能產生1400—1500噸生活垃圾,集中送至揚州泰達有限公司焚燒發電,一天可發電40萬度供市民使用。 城市礦產“反哺”機械制造產業 “城市礦產”是指產生和蘊藏在廢舊機電設備、電線電纜等廢料中,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稀貴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利用量相當于原生礦產資源。 “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9100輛報廢汽車,隨著汽車保有量增加,城市報廢汽車數量將大幅增加。”朱運成介紹,園區計劃引進“廢舊汽車拆解設備及綠色拆解回收利用示范項目”。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年可拆解報廢汽車40000輛,回收鋼鐵12.83萬噸,有色金屬1.63萬噸,塑料1.37萬噸,玻璃0.34萬噸,橡膠0.77萬噸。這些“城市礦產”將用來“反哺”我市機械裝備、汽車船舶等產業。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