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重慶市整治主城區建筑垃圾運輸 |
(時間:2014-8-8 10:34:09) |
為從源頭上加強管理,環保部此次把視線鎖定在環評機構和環評工程師身上。 近日,記者從環保部網站獲悉,環保部對“掛靠”環評機構的62名環評工程師給予通報批評并注銷登記,記入環評誠信信息系統。同時,將按規定對相關環評機構存在的問題進行核實處理。 按照要求,取得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而未在環評機構全職工作的人員,不得作為環評機構專職技術人員。 對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表示,此類環評工程師“掛靠”問題,將助長環評中的徇私舞弊現象,大大降低環評的實際作用和意義,必須要加以遏制和整治。 系統內部“掛靠”問題滋生 從環保部此次通報的情況看,除了少數環評工程師的 “現工作單位”是高校外,近9成的被通報人員來自各地方的環保局、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大隊等環保系統。 重慶兩江自愿服務發展中心主任向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環保系統內部人員獲取環評工程師資格在外“掛靠”的情況很多,在國內所有的省市都非常普遍。 “掛靠”問題的存在,對環評的公正性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向春認為,甚至有一些地方環保局主管環評審批的副局長,就直接“掛靠”在當地的環評公司,每年從環評公司獲得一定的收益。 對此,環保部要求,各環評機構要加強專職技術人員管理,杜絕“掛靠”行為,避免“人證分離”情況的出現。取得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而未在環評機構全職工作的人員,不得作為環評機構專職技術人員。 同時,環保部強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在為環評資質申請單位出具初審意見時,應加強對人員情況審查把關。環保部將進一步嚴厲查處和向社會及時公布環評機構和人員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完善環評機構和人員誠信體系。 實際上,在該通報發布的前夕,環保部就發布了《關于開展2014年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抽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住所所在地位于北京、河北、吉林、福建、江西、河南、貴州和陜西的285家環評機構進行抽查,抽查內容中就涉及“檢查環評機構是否存在外單位‘掛靠’人員”。 趙章元表示,下一步環評工作的抽查范圍應該會進一步加大。 多數工程師資質在系統內部 全國目前有一萬多名環評工程師,由于歷史原因,很大一部分的環評工程師資質在環保系統內部人員的身上。向春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當初開放環評工程師考試時,很多環保系統的人都去參加考試了,當時考試相對容易,基本上都能考得上。 向春介紹,環評工程師的資質目前很有市場,比較值錢,一般每年能拿到幾萬塊錢的收益,但是,一些具有環評工程師資質的環保系統人員,不愿意放棄現有的公務員身份,又想獲得收益,所以就選擇了“掛靠”的方式。 同時,之所以出現大量環評公司愿意接受“掛靠”人員,向春稱,相對于全國1150多家的環評機構而言,現在市場上的環評工程師實際上是供應不足的,也就出現了環保系統內部的人員“掛靠”很嚴重的現象。 2014年初,重慶兩江自愿服務發展中心就曾向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遞交了一份涉嫌兼職、掛靠環評工程師的舉報名單,囊括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環境執法監察大隊、評估中心等環保系統人員共計129人。 很明顯,無論是從《公務員法》還是對環評工程師的從業要求出發,環保系統內部人員的“掛靠”方式都難以站住腳。 不過,面對當前環評工程師大部分具有環保系統工作人員的身份和市場的需求短缺,是擺面眼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如何杜絕“掛靠”問題,又能保障環評工程師數量上的需求平衡。向春表示,現在很大部分的環評機構本身就是事業單位,出現了很多環保系統自己審批、自己監管的情況,而且,現在環評公司拿資質也是受限的,目前整個環評資質的審批是相對關閉的。向春建議環評機構這個行業應該進行市場化,并對環評工程師的報名考試進行全面放開。7日,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發布消息稱,為控制道路揚塵污染,杜絕建筑垃圾冒裝撒漏,從即日起該市將對所有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集中排查,對未完全密閉車輛統一改裝,從11月1日起,未經改裝達不到全密閉要求的車輛禁止在重慶主城上路行駛。 據介紹,重慶市在2004年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進行過統一改裝,原改裝車輛在改裝后,后擋板仍有一大截裸露在外,沒有形成完全密閉。近年來,隨著建筑垃圾增多,建筑垃圾灰塵對環境衛生影響越來越大,不少非法改裝運輸車輛也存在安全隱患,對這些車輛的整治勢在必行。 重慶市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鄭如彬稱,此次規范整治范圍主要為該市主城區,具體為都市功能核心區及拓展區內的建筑垃圾運輸行為,包括河沙、碎石、水泥、塑料泡沫在內的易撒漏建筑材料運輸參照執行。 按照規定,對于原有不能滿足全密閉運輸的車輛,必須在10月31日前,到重慶市經信委公布的11家有資質車輛改造企業改裝,達到全密閉運輸要求,方可承運建筑垃圾。新購入使用的建筑垃圾密閉運輸車輛,必須為自卸式垃圾運輸車輛,且具有貨箱密閉、舉升定位、限速限載等功能。承運建筑垃圾的車輛還必須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安全防護裝置,統一外觀標示、專用頂燈等設施。 針對改裝車輛,該市將統一進行補貼。鄭如彬表示,車輛改裝完成經市政部門驗收合格后,當地將給予一次性補貼,對硬質密閉改造車輛每臺補貼4000元,軟質密閉改造車輛每臺補貼3000元。超過規定時限改造的一律不予補貼。 此外,該市將對建筑棄土、不同種類建筑棄料等建筑垃圾實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建筑棄土由經許可的棄土消納場處置,建筑棄料由經許可的建筑棄料資源化利用場處置,各類經許可的建筑垃圾處置場資源共享,保障建筑垃圾有序處置。(劉相琳)的放開促進競爭和發展,最終杜絕“掛靠”等現象。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