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我國家電垃圾無害化處理提速 |
(時間:2014-7-31 10:24:12) |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電子產品報廢高峰期,每年產生電子垃圾高達230萬噸,廢棄電子產品所帶來的污染正危害著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近期,環保部啟動電子廢物無害化處理項目,這是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后,電子垃圾無害化處理行業的又一項重大舉措。 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與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共同開發,執行期48個月。通過對電器電子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開展政策標準完善、監管能力加強、生態設計、回收體系和處置技術示范等活動,推動我國電子廢物環境無害化管理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完善,以減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全球關注環境污染物的排放等。 環保部對外中心高級項目官員田亞靜表示,全球大部分電子廢棄物通過不同途徑進入我國,所以我國的電子廢棄物問題也是世界問題。 隨著國內電子消費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消費者購買力不斷增強,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淘汰、廢棄的電器垃圾的流向成了大問題。據北京電器垃圾回收企業華新綠源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明介紹,目前我國電器垃圾的回收渠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具有正規資質的回收企業;另一類是走街串巷的個體回收拆解商販。正規企業將這些電器垃圾進行無害化拆解,再經過深度加工成為工業原材料,其利用率相當高。而個體商販將回收來的產品分類,一部分做翻新處理再次流入市場,另一部分進行簡單粗暴的物理拆解,不但利用率低,且拆解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污染。 王建明表示,家電的無害化拆解工序復雜,需要大面積的廠房建設和專業化的拆解設備才能做到污染最小化,加之背負著稅收、人員等各項成本,正規回收企業的利潤微薄。而個體商販無需廠房、稅收支出,也沒有任何環保措施,簡單的拆解后便能獲取暴利。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認為,本次項目對電器垃圾回收技術、回收體系各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對中國電子垃圾回收拆解有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也為規范電器垃圾處理行業起到了一定的引導和規范作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