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杭州市將積極借鑒東莞垃圾處理經驗” |
(時間:2014-7-24 10:59:43) |
23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率杭州市黨政代表團來莞考察垃圾處理經驗。在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市長袁寶成的陪同下,龔正一行在實地考察洪梅鎮垃圾場處理項目現場,了解該項目的“生物鏈處理法”后,稱杭州將積極借鑒學習東莞垃圾處理經驗。 在徐建華、袁寶成的陪同下,龔正一行來到東莞市洪梅春天生活垃圾處理有限公司洪梅垃圾場處理項目,詳細了解項目運用“生物鏈處理法”處理生活垃圾過程,認真詢問“生物鏈處理法”的技術特點、成本優勢、處理能力等。 企業負責人說,相比于傳統的填埋、焚燒方式,洪梅垃圾填埋場采用的是“生物鏈處理法”處理方式,主要通過企業自主研發的復合微生物原菌種、復合納米產品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分揀,對建筑垃圾、沙石、污泥等進行資源化利用、對塑膠類垃圾進行回收使用。然后,再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消毒、過濾,最后形成的水質足以養育魚蝦,解決了生活垃圾處理及處理過程的“二次污染”問題。 “每天最大處理能力如何?”、“處理成本一噸是多少?”龔正邊看邊問,在親眼目睹洪梅垃圾處理項目的實際效果后,他稱贊道:“很是鼓舞人心,如果垃圾都能這么處理的話,那么春天就真的來了!”龔正表示,杭州將積極借鑒學習東莞垃圾處理經驗,希望加強兩地垃圾處理方面合作。 聲音 很是鼓舞人心,如果垃圾都能這么處理的話,那么春天就真的來了。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 [記者走訪] 垃圾生態處理的“第三條路” 在洪梅垃圾場處理項目現場,只見魚翔淺底、空氣清新。就在一年前,這里還堆放著數十噸的生活垃圾,最高的堆到了五六米高,臭氣熏天。洪梅春天生活垃圾處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于傳統的填埋、焚燒方式,洪梅垃圾填埋場采用的是生態處理方式,不僅處理過程生態環保,而且可以對垃圾進行回收利用,就算是處理后的水都可以用來養魚養蝦,避免了生活垃圾處理及處理過程的“二次污染”問題。依靠這種“公園式生物鏈”技術,洪梅鎮堆放了近30萬噸垃圾的填埋場,只用一年就減量50%。業內認為,目前,我國目前采用的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燒兩種方式,洪梅垃圾處理廠的無害化試驗性整治,探索出垃圾生態處理的“第三條路”。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