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河北省邯鄲市初解“垃圾圍村”難題 |
(時間:2014-3-12 10:54:22) |
近日從邯鄲市委農工委獲悉,去年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以來,該市各級財政和社會累計投入資金17.3億元,所有村莊完成“四清四化”任務,農村基礎設施、農民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據介紹,去年邯鄲市農村共建設垃圾池3.6萬個、垃圾填埋場2426個,聘用保潔員13708名,初步解決了困擾農村多年的“垃圾圍村”問題。對高鐵、高速沿線的217個重點村和530個基層建設年幫扶村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 科學編制規劃,突出農村風貌特色。該市堅持規劃引領,嚴格執行“不規劃不設計,不設計不施工”理念,在規劃編制中充分考慮農村與城鎮的功能性差異,做好與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等相關規劃的銜接,所有重點村都高標準完成了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規劃。同時,立足東中西部農村自然環境、風俗習慣的差異,堅持因地制宜建設新農村。他們把選擇權交給農民,同時強化規劃剛性執行,214個鄉鎮均組建了規劃執行專門隊伍,監督指導村莊建設依規進行,確保了“一張藍圖管到底” 突出重點,統籌推進改造提升項目。對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涵蓋的“15件實事”分別制訂實施方案,把任務層層分解到縣、鄉、村。在實施過程中,突出解決農民群眾呼聲最高、要求最急迫的“房、水、路、綠、廁、能”6項重點,特別是把改水、改廁作為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到去年底,該市217個沿高速、高鐵重點村全部完成飲水安全、危房改造、安全用電、農家書屋、文體設施等建設任務,新增安全供水家庭2.7萬戶,381戶完成危房改造,完成民居改造4542戶。 強化資金保障,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9000萬元,集中用于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其中,6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環境綜合整治農村保潔員工資發放,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改造提升重點村的獎補,并要求縣(市、區)按照不低于1:1的標準予以配套。整合“一事一議”獎補、新民居建設、農村土地整理等資金,對省確定的32項資金和市確定的21項資金進行打捆整合,并以縣為平臺,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則使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采取村企共建、部門幫建等辦法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緩解了資金壓力。 嚴格督導考核,實行剛性問責。將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納入對縣(市、區)和市直部門領導班子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對鄉鎮實施農村環境整治聯查考評,采取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嚴格督導檢查,對行動遲緩、工作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對問題嚴重的實行剛性問責。去年,2名工作落實不力的鄉鎮主要領導被免職。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傅瑩:霧霾已成中國城市標志性難題 | 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霧霾的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一些城市標志性的難題,而且范圍還在擴大。另外,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