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煙臺污泥垃圾今年實現焚燒發電 |
(時間:2014-1-14 14:27:03) |
煙臺將設“禁燃區” ■面積不低于建成區面積的80%,明年底確保達標 ■禁燃區內,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茶浴爐 2013年的365天內,煙臺市民擁有240天的藍天白云。如今,新一輪守護“藍天 白云”行動已經悄然啟動:黃標車已經有528輛提前淘汰,15家電力、水泥企業完成脫硫工程,著手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高標準污水處理廠今年投用,污泥垃圾今年實現焚燒發電……各項減排措施齊發力,2014年的煙臺將擁有更多藍天白云。 528輛黃標車領取淘汰補貼 市區一家機動車排氣檢測中心內,幾輛小轎車排著隊等待檢測。如果檢測屬于黃標車范圍,車主可網上申請提前淘汰,并獲得相應的補貼。“市民的積極性比較高,每天都有人打電話咨詢。”市機動車排氣監控中心副主任曲洋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1日實施提前淘汰補貼政策后,已經有528輛黃標車被淘汰,淘汰補貼總額為509.14萬元,平均每輛淘汰的黃標車補貼近萬元。 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黃標車的尾氣是汽車尾氣中最為嚴重的。曲洋介紹,一輛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一輛國Ⅰ排放標準汽車的5倍、一輛國Ⅱ排放標準汽車的7倍、一輛國Ⅲ排放標準汽車的14倍、一輛國Ⅳ排放標準汽車的20倍。統計顯示,我市黃標車保有量近10萬輛,相當于50萬輛國Ⅰ車排放的尾氣。“根據國家規定,2015年底要淘汰2005年底注冊營運的黃標車,并實施黃標車限行措施。”曲洋說,煙臺已經提早行動,五部門聯合制定《煙臺市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實施細則》,對黃標車實施提前淘汰補貼,一輛車最高可領近兩萬元補貼。 鍋爐煙氣實現“余熱回收” 高科技手段也逐步運用到供熱工作中。這些年來,煙臺逐步推廣熱源、管網計算機監控及計量收費等新技術,提高運行效率、降低消耗排放,各個供熱企業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著節能降耗的探索。東昌供熱虎山站內,一臺余熱回收設備在這個供暖季投入使用。這臺不起眼的設備,將為整個供熱站節省5%的煤。“虎山供熱站一個供暖季大約需要2萬噸煤,計算下來,這臺設備能省出1000噸煤。”東昌供熱副經理孫豪杰說。燒鍋爐產生的煙氣大都在150℃以上,以往都是經過除塵處理后排入大氣。現在煙氣在排入大氣前經過余熱回收設備,回收利用部分熱量后,將100℃左右的煙氣,通過除塵、脫硫后,排放到大氣中。 對于大氣污染的防治還遠不止于此。環保部門將在市區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燃區面積不低于市區建成區面積的80%,分2014年底、2015年6月和2015年底三個時段完成禁燃區達標工作。在禁燃區內,除必要保留的外,淘汰市區建成區內全部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茶浴爐。 污泥今年焚燒發電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套子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正在進行基坑開挖和樁基工程。“正在進行抗拔樁和墊層施工,并同步進行施工圖設計、設備采購技術聯絡等工作。”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廠長曲立民告訴記者,整個二期工程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用。 從設計圖上,可以看到整座污水處理廠全貌,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地上部分為園林綠化,地下部分進行污水處理。“處理能力為15萬噸/日,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曲立民說,二期工程的亮點在于日處理水量4萬噸再生水設施,讓中水回用成為現實。最終出水水質達到工業用水水質及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可以用于工業冷卻以及綠化等。 2010年辛安河污水處理廠啟動污泥電廠混合焚燒試點項目,含水量80%的淤泥直接進入清泉熱電的鍋爐內,加入煤進行焚燒發電,焚燒剩下的殘渣,可以制作空心磚等建材,結束了多年來淤泥填埋的歷史。辛安河污水處理廠廠長高彥博告訴記者,今年六區污水處理廠的淤泥將實現焚燒發電,污水流入污水處理廠后,夾雜的淤泥被截留下來,這些帶著水的淤泥直接運往位于開發區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經過干化處理后,與垃圾一起焚燒發電。 除了套子灣污水處理廠二期外,今年還有四座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將建成運行,牟平污水處理廠、開發區中聯環污水處理廠二期、新城污水處理廠二期以及棲霞桃村、中橋污水處理廠等新改擴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全部建成運行,污水處理最大程度“無害化”。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直屬機關第四次代 |
1月3日上午,中共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直屬機關第四次代表大會在省廳隆重召開。省環保廳主要領導、機關黨委、直屬機關單位黨員代表等106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主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