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杭州市電子垃圾處理回收遭遇兩難問題 |
(時間:2013-12-19 11:17:23) |
圣誕春節將近,不少人會選擇將手機、平板電腦的數碼產品作為禮物贈人。那么,必然有大量舊的電子設備退居二線,甚至被丟棄,成為電子垃圾。生活越來越好,電子產品也越換越頻繁。以往十年不換的電子產品,現在成了常換常新的“快消品”。而我們身邊的電子垃圾,也正在日漸增多。 近日,聯合國發表首部全球電子垃圾報告,稱到2017年底,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將會增長三分之一,由2012年的5390萬噸激增至7209萬噸。 記者了解到,雖然早在2011年國務院就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但目前杭州市對電子垃圾的處理并沒有嚴格的規定。那么杭州的電子垃圾現狀到底怎么樣?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隨意丟棄電子垃圾對環境有何污染? 電子垃圾是指廢舊的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不僅會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氣環境,還會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但它們又含有塑料、金屬等重要資源,具有很高回收價值。一些沒有資質的拆解單位和個人,往往采用酸溶、焚燒等方式提取其中的金銀等貴金屬,而將鉛、錫、汞、鎘、鉻等有毒重金屬的廢液及其他有害或危險廢物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污染。 現狀:電子垃圾回收,“游擊隊”數量大 電子垃圾是指廢舊的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記者采訪中了解,目前電子垃圾的處理途徑有三種:價值比較高的,會進入二手市場進行銷售;具有一定規模的正規企業則將回收后的電子產品進行環保處理;而一些小型廢品回收站對不能被二次利用的電子垃圾,會選擇自己進行手工拆解。 杭州市再生物資行業協會會長朱承祖表示,目前杭州廢品市場,街頭分散式的個人廢品回收從業者仍然占比超過50%。這部分人被稱為“游擊隊”。 作為雜牌軍,他們回收的電子電器,除了一部分以二手產品出賣,另外一部分則拆解回收。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許就省掉了污染控制設施,相當于以犧牲環境效應換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但根據國家規定,電子廢棄物拆解企業必須按環保部相關資質審核標準通過拆解資格審批,才能開展拆解業務。而如果這些電子垃圾被沒有資質的商販隨意處理,可能因為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影響。 據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不僅會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氣環境,還會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體健康。但它們又含有塑料、金屬等重要資源,具有很高回收價值。一些沒有資質的拆解單位和個人,往往采用酸溶、焚燒等方式提取其中的金銀等貴金屬,而將鉛、錫、汞、鎘、鉻等有毒重金屬的廢液及其他有害或危險廢物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污染。 商販:無法賣掉的零件會被扔掉 昨天下午,記者在城西隨機采訪了三家廢品回收站和一名騎三輪車收廢品的人。其中,兩家回收站的老板表示,自己收到的廢舊家電等電子垃圾會集中送到一家定點的電子垃圾處理廠,但當被問到處理廠的具體名字、收購價格等具體信息時,兩名老板卻都支支吾吾拒絕回答。 但記者發現其中一家的門口掛著一個寫著“申奇廢品回收連鎖”的牌子。隨后,記者聯系杭州申奇廢品回收連鎖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了解到,他們從各個網點回收的電子垃圾會賣給具有拆解資質的玉環縣青茂廢舊物資有限公司。 而另外一家回收站老板及騎三輪車的回收小販則表示,他們回收來的電子產品,會自己進行拆解,并分類賣給回收者。回收站老板沈師傅開廢品回收站已經十來年了,他告訴記者,經過拆分后,幾乎每部分零部件都能賣錢,“拆下來的鐵賣給收廢鐵的,塑料賣給收塑料的。我們本來就是用錢收來的,肯定要讓每部分都能賣出去。”沈師傅同時表示,通過拆分再回收,他們一共能從中賺得5元左右的差價。 難道所有零件都能變成錢嗎?記者表示不相信,并問了沈師傅一個很具體的零件—冰箱門上的橡膠皮管還能被回收嗎?“以前是很有用的零件,不過現在價格很便宜了,收的人也不多。實在沒人要的話,我們就只能把它們扔進垃圾箱了。”最終,沈師傅說了實話。 拆解企業:每回收一臺都在虧錢 相比商販私自拆解再賣,正規有資質的拆解企業顯然靠譜得多。但是他們的日子卻并不好過。浙江省再生資源公司下屬子公司杭州綠聯再生資源連鎖有限公司,在電子廢棄物的回收中就遭遇了這樣的尷尬。 該公司總經理蘇醒告訴記者,他們從居民那兒回收的電子垃圾,會統一運送至總公司旗下的浙江藍天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有限公司這家浙江省廢舊家電指定拆解企業進行拆解。 當問及拆解下來的電子廢件怎么處理時,蘇醒介紹說,電子廢件也可以循環利用,比如塑料可運送加工廠造粒,金屬壓塊后可運送至鋼鐵廠冶煉廠入爐溶化并軋制成材,玻璃可用于制作工藝品和玻璃磚等。“我們會把電子垃圾分解成各種各樣的材料,然后把塑料廢品賣給專業的加工場,加工后賣給塑料產品的企業或者塑料制品企業;把線路板委托給有能處理廢棄電子資質的企業,收集銅、鋅、鋁等各種材料……” 談及電子垃圾的拆解處理的利潤時,蘇醒坦言:“每回收一臺都在虧錢。” 隨后,蘇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臺21英寸彩電,回收價格是80元/臺,拆解產物(塑料、銅、鋁、電路板等)能賣35元,算上人工費、物流費等,實際一臺要虧50多元。 蘇醒還透露,目前有不少電子垃圾不是進入有資質的正規企業進行處理,這很有可能危害個人的身體健康,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他呼吁規范電子垃圾回收渠道。 解決 社區推廣智能垃圾回收平臺 宣傳效果大于實際效果 回收市場應放寬準入、加強監管 記者采訪中還了解到,正規廢物處理企業在與小商販爭奪原料的較量中處于劣勢。因為正規廢物處理企業運營成本高、利潤薄,導致其無力拓寬回收渠道,無法提供較高的回收價格。而小商販無論是簡單修理后二手轉賣,還是非法拆解后只賣金屬,處理成本低,自然開得高。消費者也更愿意將電子廢棄物賣給走街串巷回收家電的個體戶。 如何創新回收方式,降低運營成本,成了正規廢物處理企業思考的一個問題。 今年3月21日,朝暉街道3個社區推出垃圾智能回收平臺項目,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據了解,這是杭州綠聯再生資源連鎖有限公司鋪設于小區,專為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提供回收的智能平臺,居民可以投售各種可回收利用的廢舊物換得積分,積分可兌換現金或獎品。雖然這個平臺可以回收的垃圾范圍比較廣,但更多的是鼓勵居民投售電子垃圾,因為其所對應的積分高,可以兌換更高價值的產品。截至12月17日,垃圾投遞次數達15748次,總積分有700萬左右,其中鍵盤、鼠標、充電器、舊手機所占的比例比較大,手機充電器1400多個,舊手機600多部。 蘇醒介紹,垃圾智能回收平臺早在2011年就已推出,在上城區的小學和中學,以及紫陽街道的所有小區都有這樣的平臺。說起這個項目帶來的效益,蘇醒坦言,宣傳效果大于實際效果,更多的是呼吁大家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而且現在所鋪的點并不多,如果大范圍鋪開,還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 回收市場應放寬準入、加強監管 浙江省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理事長張束空認為,要解決電子垃圾回收難的問題,主要在于放寬準入、加強監管。“政府應該降低準入門檻,讓更多電子垃圾回收處理點合法、正規起來。市場大了,市民的選擇也就多了,他們自然會選擇好的、優質的電子垃圾回收企業,從而形成良性競爭。重點在于充分利用市場的力量。”張束空說。 同時,加強監管也很重要。“市場起作用的同時,政府的監管方面也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打了一個比方,“一個小孩有很好的家庭條件,不代表他不會犯法。同樣的,一家企業有了資質,也不代表它做的所有事都是正規的、合法的。”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加強能力建設,制定相關法規,在以市場力量為主導的前提下,也能讓法律法規起到制約的效果。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