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山東省青島市南垃圾分類試點準確率超75% |
(時間:2013-12-18 11:28:04) |
今年初,山東省青島市決定在市南區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12月17日,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該區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穩步推進,已經在全區215個封閉式物業小區和323個開放式居民樓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涉及居民7.1萬余戶。居民對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5% 以上,參與率達 80% 以上,準確率達75%以上,基本上達到分類試點的預期。 據市南區城管局副局長連鋒介紹,為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市南區面向社會招聘了 20名大專以上學歷的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招募了 679名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志愿者;為每戶居民家庭發放2種家用垃圾桶和垃圾袋供居民分類使用,目前已發放家用垃圾桶14.23萬余個、家用垃圾袋1837萬余個;在居民小區設置室外垃圾收集點4969處,配備公共收集桶12588個(其中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529個),投入垃圾分類收運車42輛;組織垃圾分類收集專業培訓236場,參與人數14200余人。指導轄區1643家餐飲單位實施垃圾分類收集清運工作,已經與 600余家簽訂了垃圾收運協議;對11處農貿市場垃圾進行了分類收集清運;在轄區39所中小學校的垃圾分類收集工作也已全面實施,涉及師生4.2萬余人。據了解,垃圾分類試點過程中,有居民反映:晚間投放時光線不好,分不出哪個是廚余垃圾桶,哪個是其他垃圾桶。為解決這一問題,市南區將廚余垃圾桶統一放置在右手側,印上熒光標識,并在居民中反復明確“右手側”、“熒光標識”的概念。為居民每月免費發放的垃圾袋,也及時根據居民的實際需求,調整了其他類垃圾袋和廚余垃圾袋的配發比例,以滿足居民使用。在垃圾分類收集這項系統工程中,再生資源回收是重要內容。市南區緊緊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積極探討可回收物品的資源化回收利用途徑,大力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收集對接工作。按照“企業回收+定點回收+流動回收”的模式運作,充分調動社會企業積極參與再生資源的回收。 為了全方位做好大件垃圾的收運工作,市南區環衛清潔總公司與各街道辦事處建立了大件垃圾清運聯動機制。市南區環衛清潔總公司調配5輛專用車輛,成立了大件垃圾清運隊,向社會公布聯系方式,接到辦事處和居委會信息后立即到現場進行清運,且不收取任何費用。大件垃圾清運機制的建立,有效解決了居民大件垃圾無處可存,隨意亂扔的狀況。目前共清運大件垃圾近千噸,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農貿市場是產生生活垃圾的一大源頭,且產生的垃圾成分雜,體積大、數量多,該區及時調用壓縮車對農貿市場垃圾進行專車收集清運,優化了市場經營環境。此外,市南區還對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實施規范收運,專門配備14輛專用餐廚垃圾收運車,每輛車和餐廚垃圾桶均裝有稱重系統,按自動計量的方式進行垃圾收運。 經過不斷推進,目前,市南區垃圾分類收運已變末端治理為源頭控制,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的分類收運,有效解決了生活垃圾清運不及時、垃圾滿溢、垃圾堆積等現象。同時,通過分類設施改造 ,建立起生活垃圾分類收運模式,實現了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閉環系統,實現了垃圾投放到處理的全封閉、不落地,消除了暴露垃圾,從根本上解決了垃圾運輸過程中的滲瀝液遺灑問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