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青島市區明年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收集 |
(時間:2013-11-26 15:55:46) |
電子產品、廢舊電池、燈管等放進有害垃圾收集桶,剩菜剩飯、瓜果皮核等放進廚余垃圾收集桶,廢棄瓶罐、廢棄紙屑、食品袋盒等放進其他垃圾收集桶……市容環境整治行動指揮部的相關負責人日前介紹說,2015年將在全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收集。 居民生活垃圾分六大類 青島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長劉海波介紹說,今年在市南區全面開展了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市南區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萬多戶家庭,大約20多萬人開展了家庭里面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同時,在市南區中小學校全面開展,并在一些單位逐步推廣。明年將在其他幾個區開展,一些封閉式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也將進行垃圾分類收集,計劃到2015年在全市全面開展。 根據 《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規定,居民生活垃圾分成六大類,分別是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居民家庭、集貿市場產生的廚余垃圾投放至廚余垃圾收集容器,單位餐飲垃圾投放至餐飲垃圾收集容器中,有害垃圾應當交給有害垃圾回收點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中,可回收物應當交售給可回收物回收站點,居民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實行預約登記上門收集制度。 垃圾桶從源頭上“分家” 記者在天福苑小區看到,這里的分類垃圾桶有深綠色的生活垃圾收集桶,還有淺綠色的餐余垃圾收集桶。居民投放時都會看一眼垃圾桶上的提示,分類投放。 “剛開始分類扔垃圾的時候,我們年紀大點的人,有時候也容易分不清楚,有社區里的志愿者現場指導我們,手把手地教,很容易學會。咱們把垃圾扔好了,那些環衛工人干起活來也就更輕松一些了,人與人之間就得相互體諒。而且最主要的是為了大家伙的生活環境好,人人有責。 ”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垃圾分類投放以后,扔垃圾時比平時要慢上幾秒鐘,看好了再扔,但是是一個好習慣。 “一開始居民們覺得挺新鮮,現在越來越習慣垃圾分類了,因為這對我們生活的環境非常有好處,舉手之勞,就能從扔垃圾的源頭上為后續的運輸處理等環節,節省不少功夫。 ”金門路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垃圾分類按照大類粗分、干濕分離的原則投放,多數居民的投放習慣越來越好。 分類收集覆蓋率將超60% 記者從市政公用局了解到,我市的垃圾分類收集將按四個階段分步實施: 第一個階段是從今年1月到9月。市南區在珠海路街道辦事處、金門路街道辦事處、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湛山街道辦事處四個片區先行運行。 第二階段是從今年10月到12月,在市南區10個街道辦事處全面推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實現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集貿市場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60%以上、封閉式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全覆蓋的目標。其他區在具備條件的封閉式物業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 第三階段是從2014年到2015年。 2014年,在市區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完善相關的法規制度,建立健全長效管理監督考核體系。到2015年,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的管理體系全面建成。市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集貿市場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80%以上,市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60%以上。 第四階段是從2016年到2020年,完善有關法規制度體系,形成規范有序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運行機制,不斷提升垃圾分類質量和效率,市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水平達國內領先水平。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