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垃圾變水泥:中國積極探索垃圾處理新方式 |
(時間:2013-9-9 10:30:38) |
“到2017年,我們將建成100座這樣的生活垃圾生態處理工廠,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處理中國10%生活垃圾。”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煥忠指著剛投產的武漢首家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工廠,對未來充滿信心。 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2013年中國城市垃圾總量已達1.8億噸,僅武漢市每天產生的垃圾就有8000噸。中國住建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城市垃圾堆存累積侵占75萬畝土地。 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是華新水泥與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商之一瑞士豪瑞集團共同研發的,豪瑞集團在全球40多個國家從事此項業務已30多年,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技術比較成熟。 記者在武漢郊區陳家沖的這家生活垃圾處理工廠看到,中間有兩個又高又大的水泥圓柱,兩邊則是綠色的廠房。兩輛運輸車正將垃圾倒入卸料大廳,卻聞不到惡臭,也不見污水排出,這得益于兩側的除臭樓和污水處理廠。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葉青介紹,這家工廠只是一個垃圾預處理工廠,處理過的垃圾一部分變成可用燃原料,另一部分以無機渣土為主要成分的變成水泥生產可用原料。工廠每年可處理生活垃圾35萬噸,節約原煤4萬噸。 填埋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但填埋方式占用大量土地,很多大城市已經無地可埋,面臨垃圾圍城;還會破壞周邊環境,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上世紀末,一些地方開始探索垃圾焚燒發電。但垃圾發電成本較高,而且如果垃圾沒有在820℃以上燃燒,將會產生對人們有害的二惡英。 “水泥窯的優勢在于窯里面的溫度非常高,垃圾在超過1000℃以上的環境中停留8秒,廢渣和飛灰都可以和水泥形成的熟料結合,是一個徹底、環保的處理方式。”豪瑞集團亞太區總裁陶可瑞說。 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周敬宣稱,與填埋和焚燒相比,“垃圾變水泥”不占地、不產生二次污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路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