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八點半,位于山東省兗州市西郊的城市垃圾處理中心,來自該市城鄉的7輛垃圾專用運輸車正排隊等候過磅、簽單,然后將垃圾倒入壓縮站設備,經過分揀、瀝水后,運往濟寧垃圾場做焚燒發電處理。 “兗州城鄉平均每天產生垃圾260噸左右,收集這些垃圾可花了不少錢。”對于“花錢收垃圾”這個說法,兗州市垃圾中轉站站長王盡祥解釋說,送往濟寧垃圾場處理每噸要花49元,僅這一項每天就要支出12740元。 從去年開始,兗州市政府拿出近千萬元為全市406個村都建設了垃圾收集點,每個鎮建設了一處高標準垃圾壓縮中轉站,購買了專用車輛,有5—6人的專門管理人員,負責本鎮垃圾運輸。按每5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的標準,目前全市10個鎮街共有853名保潔員,一天兩次收集本村生活垃圾,清掃街道。 為調動各鎮村清掃運輸垃圾的積極性,市里除保證運往濟寧的垃圾處理費用外,還把按月撥付給各鎮的52萬元專項資金,按各鎮路程遠近核算出噸公里的垃圾運輸費用,與各鎮的運輸量掛鉤,運得多付給鎮村的錢就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