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生活垃圾分類推“3+1”模式 |
(時間:2013-4-19 10:24:55) |
今年以來,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在推進生活垃圾“大分流”的同時,日常生活垃圾的“細分類”工作主推“3+1”模式。到今年年底,該區城鎮50%的居民小區將實現日常生活垃圾“細分類”,實施垃圾分類運輸。 2012年,吳中區蘇苑街道嘉寶二期等4個小區成為市級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的首批試點小區,在此基礎上,今年該區被列入市級試點小區又新增了57個。與此同時,吳中區今年還主動選擇了一批物業管理比較完善的居民小區作為區級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到今年年底為止,該區總計將在100個左右的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處置工作,占全部小區數量的50%以上。6月底前,這些小區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將全部配置到位,每個小區垃圾分類亭至少建設1個以上,并將根據垃圾量的多少增加相應的垃圾分類運輸車輛,做到分類運輸。同時每個社區還將建立一支垃圾分類指導志愿者隊伍,并配備垃圾分類督導員,為小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督查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 在日常生活垃圾“細分類”的同時,該區繼續推進生活垃圾的“大分流”工作,力爭到2014年年底前完成餐廚垃圾收運網絡向各鎮(區)、街道延伸,潔凈公司回收率達到80%;城鎮建筑垃圾集中處理率達80%;園林綠化垃圾、農貿市場有機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實現資源再利用率達80%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細分類工作逐漸向企業及醫院、商場、汽車站等公共場所延伸。2015年實現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全覆蓋。 吳中區城管局副局長陳剛介紹,該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主推“3+1”模式,即三個落實,一個加強。要落實責任,加強領導,形成共管局面,并積極發揮“屬地管理”的職能;落實設施,完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落實終端,要將垃圾分類終端處置設施和再生資源利用項目建設作為重點項目加以推進。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