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湖北遠安基本消滅“白色垃圾” |
(時間:2013-4-9 10:21:24) |
田東明“每次從北京回到遠安,都感覺空氣格外清新。這次實地取景,從縣城到鄉村,到處一片干凈整潔,幾乎看不到‘白色垃圾’!”4月8日,正在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拍攝形象片的央視紀錄片導演劉德東感慨。 今年,新一輪“三萬”活動的東風吹遍城鄉,遠安縣在“1+1”(1名“第一書記”和1名聯絡員)派駐的基礎上,新增2名工作隊員,組成“三萬”工作組。經過近4個月的整治,基本消滅了“白色垃圾”,實現了美麗鄉村“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身。 記者在荷花鎮廣坪村看到,路邊新種植的紫薇、紅葉石楠等景觀植物清雅別致,家家戶戶門前放置著綠色垃圾桶,地面上干干凈凈。“我的任務就是撿白色垃圾,管理各戶室內外的清潔。”一組3號保潔員童永翠停下手中的活,指著街邊的衛生責任牌說。 縣環保局局長劉志國介紹,該縣編印農村環保“三字經”與文明倡議書5萬多份,全部發放到了村民手中。要求所有村(居)落實3至5名保潔員,與村委會簽訂了責任狀。通過細化職責和嚴格考核,農村環境明顯改善,鄉村文明蔚然成風。 習慣要養成,體制更關鍵。為利用好放錯位置的資源,該縣鼓勵工業企業使用生物質鍋爐,采取農戶清收、鎮村轉運、企業利用的措施,探索出“工廠+保潔公司+農戶”的新模式,農村垃圾變廢為寶的產業鏈已經形成。目前共有4家企業完成鍋爐改造,每年可消耗生物質燃料2.5萬多噸,節煤3.7萬多噸,降低能耗成本50%以上,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50多噸。 目前,該縣通過多渠道籌集,共投入村莊整治資金8386萬元,清理白色垃圾1409噸,建設鄉鎮垃圾填埋場29個,村組垃圾房(池)10354個,配置垃圾清運車188輛,栽植綠化樹木21萬株。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