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北京:三年內垃圾7成不再填埋 |
(時間:2013-3-29 10:03:10) |
今年,北京環境整治要按照“統籌協調、屬地負責、部門聯動、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公眾參與”的要求,做到重點地區管理常態化、難點地區管理有新突破。首都環境建設委員會、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領導小組要牽頭負責,統一協調,各相關部門和區縣,要按照環境建設工作意見要求,制定實施規劃,使每項任務都有進度安排、質量要求和落實方案,盡快使城市環境秩序明顯好轉。 ——副市長張延昆 2015年,北京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到2.4萬噸,垃圾焚燒、生化等資源化處理比例達到70%以上,填埋比例降低至30%以下。昨天,在“北京市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上,副市長張延昆表示,當前,本市垃圾處理方面的主要問題是生活垃圾處理缺口大,現有設施普遍超負荷運行,垃圾管理不到位。今年,本市將強化垃圾的全過程管理,實現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的全過程、全覆蓋管理,探索垃圾分類到位的措施,消除管理盲區。 《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3年-2015年)》中表明,目前,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總設計能力17530噸/日,與生活垃圾產生量17700噸/日較為接近,但是存在各處理設施負荷不均的情況,8座大型垃圾處理設施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最高的負荷率達到246%。垃圾處理設施超負荷運行不僅造成滲瀝液難以處理、臭味難以控制,而且還大大縮短了垃圾處理設施的使用壽命,7座垃圾衛生填埋場將在2-3年內填滿封場,同時,考慮到人口增長、收集體系健全等因素,2015年預計處理能力每日存在缺口約1.8萬噸。 張延昆副市長表示,“十二五”時期,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和生化處理設施建設,魯家山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朝陽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焚燒中心、海淀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再生能源發電廠、順義生活垃圾處理中心(焚燒二期)、京東南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期)、豐臺垃圾綜合處理廠、焦家坡垃圾綜合處理廠等一批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將建成并投入使用,生活垃圾采用焚燒和生化處理方式,日處理能力達到24000噸。另外,今年還將加強新技術在垃圾處理設施運行和管理中的應用,嚴格執行相關工藝標準,做好垃圾滲瀝液處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垃圾填埋場的氣體,即便天氣變暖,也不能對周邊群眾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本市還將加大對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做好篩分、覆蓋、綠化工作,防止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關于進一步加強首都環境建設的工作意見》,明確將進一步細化網格中的指標體系和標準,明確網格中的人、地、物、事,明確主責單位和配合部門,明確執法主體和聯合執法部門。同時建立舉報、反饋、督察、績效考核、群眾滿意度測評等機制,真正使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能發現問題、快速反應、及時處理。 首都環境建設辦公室要加強對區縣環境建設的考評,提高考評結果在行政效能監察、組織人事考核的比重。要建立“月檢查、月曝光、月排名”制度,每月在市政府辦公會通報,公布各部門、各區縣考評排名結果,每季度在市委常委會通報。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