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烏魯木齊:綠化垃圾變肥料成現實 |
(時間:2013-3-25 10:37:43)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然而,讓落花和枯枝敗葉快速變為肥料并實現循環利用并非易事。日前,新疆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能夠將綠化垃圾“變廢為寶”的技術,可讓落花和枯枝敗葉快速變為肥料。 “綠化垃圾無公害循環利用”項目由烏魯木齊市紅山公園與新疆農科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聯合研發。該技術已經在烏魯木齊市紅山公園、市水上樂園、昌吉市人民公園等園林單位推廣應用,累計處理綠化垃圾8000立方米。該技術有望在全疆推廣,從而解決綠化垃圾的處理難題。 城市綠化管理中產生的有機類廢棄物就是綠化垃圾,包括公園、林帶產生的殘枝落葉及風雪天氣造成的樹木斷枝。隨著城市綠化需求的提高和綠化面積的增加,產生的綠化垃圾也在逐年增加。據統計,僅烏魯木齊紅山公園一家,每年的綠化垃圾就達到40噸。傳統的處理綠化垃圾的方法主要采用焚燒和填埋。而綠化垃圾即使經過粉碎,在自然條件下腐化過程也長達兩三年,處理周期長且污染環境,難以實現無公害循環利用。 針對此種情況,科研人員篩選出8種能夠高效分解木質纖維素的微生物菌株,大力研發綠化垃圾粉碎物堆制腐化的微生物發酵技術,使腐化周期縮短到3個月至6個月。同時,科研人員研發出生物有機基質及有機肥料產品的標準化制備工藝,將綠色垃圾制成有機肥料,實現了無公害循環。 “這種由綠色垃圾轉化成的‘綠色’肥料能起到疏松土壤、保水等良好效果,而且由于是使用高效分解菌種對落葉等進行腐化,還控制了原本利用雞糞、羊糞等混合腐化造成的惡臭排放。”紅山公園該項目負責人說。 據測算,利用綠色垃圾制備的生物有機基質產值為每立方米100元,這使得殘枝敗葉產生了可觀的經濟價值。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