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陜西渭南: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循環利用 |
(時間:2013-2-22 10:54:15) |
“再不用燒秸稈了,全年至少有9個月,照明、做飯可用沼氣能源,干凈又省事。”2月19日,渭南臨渭區豐原鎮木張村的廉地明高興地說。沼氣池的原料全部來自牲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既環保還不用花錢。 垃圾分類利用村民家里很整潔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的日常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垃圾種類也愈加豐富。目前,大部分農村垃圾都是隨意堆放在路邊、河邊、村邊、田邊、塘邊、屋邊。若農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導致可利用土地資源減少,還容易污染土壤環境、造成水資源的嚴重破壞以及存在傳播疾病的危險隱患。 豐原鎮木張、三聯和灌芝村日前聯合倡議,從自身和家庭做起,做好垃圾分類與集中處理,做到房前屋后整潔有序。木張村村委會主任高根勞表示:“垃圾分類是舉手之勞,回收、循環利用,可以使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村莊要建立垃圾回收清運機制。” 高根勞介紹,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是由香港樂施會資助、陜西省媽媽環保志愿者協會實施的“養殖—沼氣—種植循環農業項目”。具體說就是將垃圾分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兩大類,生活垃圾包括菜葉、飯渣、刷鍋水等,村民將這些垃圾倒進堆肥池,漚成有機肥,變廢為寶。塑料等不易降解的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村里集中收集后填埋在專門設立的垃圾場。 “原先我們生活建筑垃圾混倒,影響村容村貌不衛生。垃圾分類處理,變廢為寶,真好。”木張村村民廉地明表示。他家的沼氣池,已使他受益。他帶記者到家里參觀,雖然前一天剛下了一場雪,但廉地明的院落非常整潔干凈,各種農具擺放有致。院子里養了一頭牛,但沒有牛糞味。他提起沼液池的蓋子說,人畜糞便經過處理變成沼氣用于照明、供暖,渣液用于施肥。全年至少有9個月可用沼氣能源照明、做飯。 3個村做試點24個村全面推行 高根勞說,春節過完,村里就要正式啟動垃圾分類處理。村民田興全表示,“我們要做到‘居室凈、廚房凈、廁所凈、禽舍凈、院落凈、垃圾不亂倒、污水不亂排’。” 豐原鎮綜治辦主任張金龍表示,按照國家環保的要求,在農村垃圾的運轉處理上,應實行城鄉一體化,即:組保潔,村收集,鎮壓縮、運轉,縣(市)統一填埋、焚燒或垃圾資源化處理。由于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城鄉環衛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城鄉統籌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該鎮黨委副書記賀濤介紹,“養殖—沼氣—種植”循環農業項目,旨在利用牲畜糞料、秸稈、有機垃圾等資源,自行生產優質有機堆肥;通過農戶實施垃圾分類回收,建立垃圾就地消化處理的管理機制,走出垃圾圍村的困境。通過以上綜合措施,達到農戶無公害產業發展與社區環境良性互動,促進低碳新農村建設。 賀濤表示,目前主要在木張、三聯和灌芝村試點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如果效果明顯,將會在全鎮24個村中全面推行。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