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安徽宣城基本實現農村垃圾處理全覆蓋 |
(時間:2012-12-14 14:28:31) |
目前,安徽省宣城市基本實現了農村垃圾處理全覆蓋,以“戶集、村收、鄉處理”為主的運作模式已經建立,正在進一步完善中。 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首場大戲,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今年年底前實現農村垃圾處理全覆蓋的目標。各縣市區迅速行動,層層落實責任,明確黨委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縣市區政府與鄉鎮(街道)、鄉鎮(街道)與村(社區)分別簽訂目標責任狀,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責任體系,推動了農村清潔工程的全面開展。 各地按照每30人配備一只垃圾桶、每200人建設一個標準垃圾池、每個鄉鎮建設一個垃圾中轉站或建設1-2個垃圾焚燒爐、每個鄉鎮配備適量的垃圾清運車輛等要求,落實垃圾處理設施。目前,全市共配備了垃圾桶79113個、運送車903輛,建設垃圾中轉站65個。旌德縣還對環衛設施實行了“五統一”,即垃圾桶、清運設施和無害化焚燒爐由縣政府統一采購、統一標識、統一標準、統一配發、垃圾房按統一圖紙建設,并實行規范運行。 與城市一樣,宣城市農村專門的垃圾清掃保潔隊伍普遍建立,長效的運行方式初步確立。現在,不論到哪個鄉村,都能看到身穿環衛背心的保潔員打掃著村里衛生,這已成為農村普遍而醒目的一道風景。郎溪縣濤城鎮鳳河村一共配備了14名保潔員,統一配備了垃圾清掃車、鐵鍬等工具,衛生保潔有了長期保證。宣州區周王鎮綠寶中心村聘請了2名保潔員和1名垃圾清運工,按月領取工資,負責村內的垃圾清理。有的鄉鎮還根據實際情況創新了保潔方法,按照市場化運作,成立了環衛保潔公司,建立了專業化保潔隊伍。各縣市區根據村組布局和農村人口狀況,按照農村人口每300人配備一名清潔人員、每個村配備2名清運人員、每5000人配備一名焚燒人員的要求,落實了保潔人員。目前,全市共配備保潔人員7508人。 資金投入是農村垃圾處理工程得以建立和運行的保障。宣城市主要由各級財政“埋單”,同時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投入。全市經費投入基本到位,已投入建設資金2.5億元。各縣市區均安排了專項經費,用于今后保潔人員工資等長期支出。 在垃圾處理方式上,宣城市以“戶集、村收、鄉處理”為主,在偏遠農村,建立了“戶集、村收、村處理”的模式,宣州區鑒于市區擁有較強垃圾處理功能,實行的是“戶集、村收、鄉中轉、縣處理”的方法,對垃圾運送費用按噸和里程數給予補助。 目前,各縣市區均建立了保潔人員管理、垃圾處理流程、垃圾處理監督管理、經費保障等辦法,形成了制度保障。 有的縣市區還制定出臺了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實施意見、工作方案及考核細則,將農村清潔工程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