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浙江嵊州建成污泥焚燒項目 |
(時間:2012-11-30 10:23:19) |
嵊州城北的一座青山腳下,一根高高的煙囪“白煙”滾滾,過往的路人總會擔心地說:唉,這樣的環境污染,真可怕。“其實,路人看到的‘白煙’,是污泥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無味、無毒。”嵊新首創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立永這樣解釋。11月28日上午,記者專程到現場進行證實。 隨著嵊州、新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污水量也迅速增加。兩地聯建的嵊新污水處理廠在負責處理污水過程中,每天有180噸的污泥產生。如何解決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嵊州市投資3500萬元,建成了日處理能力為250噸的污泥焚燒項目,并于今年1月1日開始試運行。據悉,全省除了蕭山、紹興有污泥處置設備外,嵊州市是全省第三個投資建污泥處理設備的縣市。 在現場,技術人員介紹,進入干燥塔后的污泥含水率從80%下降到20%左右,顆粒狀污泥進入回轉窯,利用熱能循環裝置進行焚燒,最后剩下8%的泥渣。也就是說,100噸污泥經過干化焚燒處置后只剩下8噸泥渣。記者在污泥焚燒過程中看到,經過霧化的污泥成為顆粒狀干化泥粉,這些泥粉再通過轉窯快速徹底的焚燒,最后成為絕干泥渣,看上去就像顆粒均勻的紅色沙子。通過干化焚燒技術,污泥處理基本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我市每年產生的6.5萬噸污泥經過脫水后,剩下的5000多噸泥渣可用于制磚,實現了零填埋,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污泥在焚燒過程中,會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呢?”面對記者的疑問,高立永解釋,污泥在窯中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在系統中保持850℃高溫停留2.5秒鐘以上,就可基本被消滅,而塔底尾氣則通過生物除臭及加堿除硫,使尾氣通過除塵、除霧、除臭、凈化、環保達標后經煙囪排放。 如今嵊新污水處理廠每天有180噸左右的污泥全部進入焚燒裝置,這是什么樣的概念呢?高立永告訴記者,如果填埋的話,每天180噸污泥、每年有6.5萬噸要填埋在垃圾處理場,年長日久,垃圾處理場容不下不說,一旦發生污泥“決堤”,那樣的后果真的不可設想。說起污泥焚燒的優勢,高立永一臉的輕松。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