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烏魯木齊市垃圾收運體系逐步建立 |
(時間:2012-11-6 11:13:32) |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逐步加大了城市設施設備投入力度,垃圾收運體系正在逐步建立。 兩大生活垃圾收運模式已成熟 據了解,目前烏魯木齊市的垃圾大致分為生活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醫療垃圾處理、建筑垃圾處理及電子垃圾等。 記者從烏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全市現有垃圾收集車605輛、垃圾清運車342輛,每天承擔著近3000余噸生活垃圾的運輸任務。生活垃圾收運模式分為直運、轉運兩種大方式。而根據垃圾收集點周邊環境、道路、人口等因素,又將直運模式細分為垃圾桶集中收集直運、智能垃圾房定點收集直運兩種模式。 垃圾桶集中收集直運:即在居民區內每棟樓設置3-4個240升的垃圾桶,保潔員將裝滿的垃圾桶集中堆放后,一輛8噸后裝式壓縮垃圾車沿途裝運垃圾,并進行壓縮。壓縮后將整車垃圾運輸至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智能垃圾房定點收集直運:如三道灣郵電設計院小區就屬于智能垃圾房定點收集直運模式。 生活垃圾轉運模式即垃圾桶循環收集轉運,是在居民區內每棟樓設置3-4個240升垃圾桶,由各種小型垃圾車循環收集后送至垃圾轉運站,垃圾在轉運站的大型垃圾壓縮箱內不斷壓縮后,統一運輸到垃圾場進行衛生填埋。 烏市城管委和各區市政市容部門結合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針對不同的垃圾收運模式,制定了科學的作業流程和作業標準,做到科學配置、合理收運、日產日清。對于容易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的建筑垃圾,則由施工單位全部拉運到東山垃圾場等烏市周邊的建筑垃圾處理場處理。 小商販成電子垃圾回收主力軍 據悉,烏市各類垃圾的處理主要在西山大浦溝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場內,該處理場主要負擔全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醫療垃圾集中焚燒及垃圾資源綜合利用等,解決了烏市垃圾集中消納和無害化處置的問題。 其中,西山大浦溝醫療特種垃圾焚燒系統于2003年5月16日投入試運行,該焚燒系統包括兩條日焚燒處置能力為15噸的焚燒生產線,最大日處置能力達30噸。 而在餐廚垃圾處理方面,2005年6月,烏市餐廚垃圾綜合處理中心項目試運行,年處置能力為1.5萬噸;2007年,《烏魯木齊市餐廚垃圾處理管理辦法》正式頒布,為餐廚垃圾的規范化管理打開新局面;今年6月20日,烏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一期項目開建,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屆時,中心城區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可達100噸。到2015年,餐廚垃圾的日處理能力將達到500噸,實現回收全覆蓋,并使餐廚垃圾“變身”為田間肥料。 目前,最難以處理的是電子垃圾。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烏市每年報廢的計算機、打印機、手機、家用電器等形成電子垃圾約10萬噸。目前,新疆暫未針對電子垃圾回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也沒有建立正規的電子垃圾回收與處理場所,回收廢舊電器的小商小販成為電子垃圾回收的主力軍。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