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無錫推進垃圾分類強調實效 |
(時間:2012-9-17 10:12:48) |
啥叫垃圾分類指導員?還有這個職業?近日,記者在江蘇省無錫市就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一早就出現在小區的分類垃圾桶旁,指導市民垃圾分類,將沒有完成分類的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其他類型等不同種類分別放置,便于中轉車分類收運。 據了解,目前無錫市區日產生活垃圾量約為3000噸,人均日產垃圾量約為0.8~1千克,生活垃圾處理成為一大棘手問題。要促進生活垃圾減量,源頭垃圾分類是關鍵。 指導員緊盯不規范行為 “同志,請把廚余垃圾放到綠色的桶里,其他垃圾放在灰色桶里。”垃圾分類指導員周明和對一位前來倒垃圾的居民說。已經75歲高齡的周明和告訴記者,他從小區提倡垃圾分類開始負責這項工作。“我們一般早晨6點就得到崗,上班時段是扔垃圾的高峰時間,盡量讓居民養成自己分類的習慣。” 據周明和介紹,他每天早上6點就到指定的樓道,對居民垃圾投放進行分類指導,對一些未分類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尤其到了夏天,廚余垃圾味道很重,對沒有分類投放的,需要戴著口罩慢慢分揀。 記者問周伯伯:“這活這么辛苦,您年紀又這么大了,家里人有沒有反對?”這位頭發已經花白,身體卻依舊硬朗的老人說:“人老了,對社會也做不了多大貢獻了,但還是可以發揮一下余熱。” 據了解,無錫市新區新安街道共有92個垃圾分類指導員,由于以自愿為主,補貼也較少,所以垃圾分類指導員多為一些熱心公益、身體健朗的老人。在進行了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經過考核之后才能上崗。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宣傳、勸導居民垃圾分類。其次是對未分類投放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 分類垃圾袋養成好習慣 記者就小區內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詢問了新區新安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據他們說,實施垃圾分類一年多來,情況有了明顯改善,大多數居民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在社區里,記者看到擺放得整整齊齊的三色垃圾桶,分別為標有“廚余垃圾”字樣的綠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字樣的灰色垃圾桶,以及標有“可回收物”字樣的藍色垃圾桶。 據了解,這是新安街道推行垃圾分類的硬件設備,同時,新安街道還進行軟件宣傳與監督,設立了垃圾分類指導員。 據了解,像廢紙、塑料這些可回收類的垃圾,居民一般都會自行處理。針對其他垃圾,街道每個季度都會給居民免費發放不同類型的垃圾袋各100個,分別對應綠色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以便居民可以分類投放。 后期監督鞏固成效 垃圾分類的提倡與實施早就不是一個新鮮話題,無錫市也早在幾年前就選取過一些小區作為垃圾分類試點,但實際效果遠未達到理想狀態,基本都是無疾而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市民參與度不高,無法從源頭上進行垃圾分類。 “知道垃圾要分類,但是平時嫌麻煩,就都裝在一起扔進垃圾桶了。”市民王女士對平時垃圾是否分類這個問題這樣回答。這也代表了大多數市民的想法,理念認同而行動滯后。 記者從設置垃圾分類指導員崗位的新區新安街道了解到,對于垃圾分類的推行,前期的宣傳準備工作用了4個月,設置了垃圾分類指導員進行宣傳、勸導,分發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尤其是到學校進行宣傳,通過小朋友引導家長,為推行垃圾分類打好基礎。 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實施后期的監督尤其重要,不然很容易不了了之。垃圾分類指導員就在后期監督上發揮了很大作用。而街道工作委員會對垃圾分類指導員也制定了相關考核制度,每天都有3~5次巡查,在專門建立的QQ群內發布巡查信息,以供反饋。每月還召開例會。這樣,垃圾分類才能持續可行。” 此外,記者還從無錫市環衛處了解到,無錫市已有20個小區試點垃圾分類。 目前,無錫市正籌劃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實施方案》,根據無錫實際情況制定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方案將包括垃圾分類方法、分工、投入、保障措施等。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