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大連垃圾焚燒廠進入調試階段 |
(時間:2012/5/10 9:51:35) |
備受關注的大連市城市末端處理最大項目——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廠目前進入調試階段。據市環衛處高級工程師孫家珊介紹,垃圾焚燒廠將于今年6月初開始試運行,屆時將對市內四區和高新園區產生的生活垃圾開始焚燒發電。年發電量將達到1.6億度,其中上網電量為1.47億度,可滿足5萬戶居民一年的用電需求。 中控室只需7人即可操控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位于大連灣街道拉樹房西側的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廠。50多米高嶄新的廠房儼然矗立在濱海路東側、渤海岸邊。 80多米高的煙囪豎立在偌大廠房的北側。據孫家珊介紹,目前正在進行焚燒爐的聯機調試,已經開始焚燒生活垃圾,但在廠區內你絲毫見不到一點生活垃圾,聞不到生活垃圾的氣味。廠房四周大面積的綠化帶已墊土平整,少量的樹木已經栽植。建設單位的負責人介紹,在廠區綠化帶不但鋪草坪,還栽種樹木花草,讓這個“吃”垃圾的地方像花園一樣。 跟隨這位負責人,記者走進了焚燒廠的中控室。西側墻面上懸掛10余塊電子顯示屏,分別顯示3座焚燒爐火焰燃燒情況,進水情況。建設單位負責人介紹,1號焚燒爐已經聯機調試完畢。本月底,2臺發電機組將與東北電網相連。 6月初開始試運行,對市內四區和高新園區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焚燒。 中控室是全廠的核心部位,垃圾處理的全過程操作及監控都在這里完成。采用新一代開放式智能DCS自動控制系統實行全廠集中控制,有效解決了在處理過程中人與垃圾直接接觸的問題,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同時大大減少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只需要7個人就可以完成從垃圾焚燒到發電的全程自動化操作。 焚燒爐用1024條布袋收塵 很多市民關注垃圾焚燒會不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建設單位負責人說,焚燒廠全封閉處理、花園式的景觀再也見不到成堆的垃圾山和難聞的惡臭。源生混裝垃圾經焚燒處理后,將變成源源不斷的電能傳遍千家萬戶,排出的只是薄薄水汽和少量的殘渣及飛灰,殘渣又可以作為制磚原料或用于填埋場覆蓋土使用。 垃圾發酵產生的滲瀝液經廠內處理后,會達到遼寧省三級排放標準,通過城市污水管網進入下游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化處理,同時廠區還預留了污水提標場地及接口,最終將實現零排放。 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燃燒后會產生氯化氫酸性氣體,進入大氣會形成酸雨。而每臺焚燒爐后均安裝了脫酸反應塔,內裝堿性的氫氧化鈣進行酸堿中和。 另外,為除去煙氣中的粉塵,每臺鍋爐還采用布袋收塵,運行中每臺鍋爐產生的煙氣將先通過1024條布袋。為對付在850℃高溫下逃脫的二惡英,還將在收塵裝置中撒滿活性炭進行吸附。 每年可節約填埋用地80畝 煙氣凈化采用半干式洗滌+布袋除塵的組合工藝技術,煙氣排放嚴于國家標準,二惡英等污染物排放達到了歐盟二號標準要求。垃圾焚燒產生的余熱用于發電,年上網電量近1.5億度,可滿足5萬戶居民一年的用電需求。另外,殘渣和飛灰經進一步處理后可作為制造建筑材料的原料加以利用。年處理生活垃圾可達54.75萬噸,處理后可減量70%、減容90%以上,每年可節約垃圾填埋占地約80畝。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將采用空冷設備冷卻發電后的水蒸氣,再讓其變回水循環利用。運行后,每天可節約4000噸水。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