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實名制”可將垃圾分類準確率提高30% |
(時間:2011/12/27 11:14:20) |
“實名制”可將垃圾分類準確率提高30% 為解決隱私問題 “實戶制”剛上路 有句話廣為流傳: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寶藏。垃圾要綜合利用,首先必須分類。但是,垃圾分類在杭州的推廣,卻一直不太順利。垃圾分類實名制,應運而生。 “去年4月份,社區實行垃圾分類兩個月了,但是效果幾乎是零。垃圾還是亂丟,也有的愿意分類,但老分錯。”上城區東平巷社區副主任鄭欣說。 此后,社區開始在羊血弄小區推垃圾分類“實名制”試點,最初只有30戶,現在已擴大到700多戶。也就是說,“實名制”已覆蓋羊血弄小區95%的居民。 “‘實名制’可將垃圾分類的準確率提高30%。但也有住戶有意見,說分錯被爆光很難看。”為解決這個問題,拱墅區城管辦又有了新思路:將“實名制”轉變為“實戶制”。 準確率提高30% 這樣算出來 垃圾分類“實名制”就是以戶為單位,在社區發放的綠色廚房專用垃圾袋上,貼上每戶居民家的門牌號標簽。居民只要投放出廚房垃圾,社區派專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監督、檢查。根據居民投放的垃圾分類質量打分,將分數在樓道下公示。 “10分為滿分。正確使用廚房垃圾袋3分,正確將廚房垃圾袋投放到室外的廚房垃圾桶內3分。另外的4分,根據廚房垃圾袋內的分類精確度判定。”鄭欣說。 試點實行是自愿的。兩個試點樓道,1號住的多是杭州人,大家老鄰居,相互都認識,愿意“實名制”;2號樓道50%是出租戶,他們接受垃圾分類但不愿意“實名制”。 1號樓道內,社區工作人員每天把打分結果寫在小紙條上,塞進居民報箱或者門縫,有問題就通知到戶;對于2號樓道,工作人員只能將整體的問題提醒張貼在樓道門口,進行督促。 “一個月后,1號樓道的垃圾分類準確率是95%,而2號樓道只有70%。”鄭欣主任說。實名制提高30%的準確率,就是這樣對比出來的。 為什么有人不歡迎實名制 “老年人多的小區,這個事情辦起來很快。”鄭欣說,“因為他們有時間。不愿意參加的主要是出租戶,還有雙職工家庭,他們覺得細分垃圾浪費時間。” 今年上半年,西湖區文新街道在新金都城市花園小區做垃圾分類“實名制”試點。為小區628戶居民發放黃、綠垃圾桶各一只。“分類要從廚房開始,這樣會大大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度。”文新街道工作人員陳建說。 但西湖區也有的小區不歡迎“實名制”。據陳建介紹,今年夏天,街道曾在丹桂公寓實行“實名制”,但是時間不長,就被叫停了。“居民倒支持的,但是操作起來,卻不那么理想。”陳建說,“這里有別墅區和公寓區,外來人口占大多數,居家者并不多。” “而新金都城市花園的居民絕大部分是杭州本地人,在家帶小孩的人多,保姆也很多。他們有時間來做這樣的事情。”陳建說。 拱墅區最新思路:實戶制 也有居民認為,扔個垃圾,都要貼標簽,社區管得太寬了,萬一里面有什么東西被翻出來,太難看,一點隱私都沒有。還有居民說,家里房子小,擺幾個垃圾桶,有點擠。 為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今年10月拱墅區城管辦已將“實名制”試點提升為“實戶制”。就是說,廚房垃圾可降解塑料袋的廠家在制作塑料袋時,會在袋子外面標記0001到1000的四位編號。“到明年年初,拱墅區的每一個社區都會使用這種廚房垃圾分類的袋子”。 “社區為每戶人家定好一個編號,用來監督和跟蹤。畢竟,每月發給每戶35到40個袋子,由社工給袋子做標記,這樣的工作量也太大。”拱墅區城管辦負責垃圾分類的培訓師李文翰說。 “如果分類做得不好,社區會派專人上門,指導、講解。”李文翰說,“實戶制”推出后,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從原來的20%-30%上升到70%-80%,而且這個過程只需要兩三個月。 同時,李文翰也表示:“垃圾分類的準確率與社區投入的重視程度成正比。如果社區本身沒有特別重視,最后的效果也不會很理想。” ●小貼士 實名制:就是以戶為單位,在社區發放的綠色廚房專用垃圾袋上,貼上每戶居民家的門牌號標簽。 實戶制:垃圾袋上本來就印有0001到1000的四位編號,這樣每戶人家的代號就從門牌號變成別人看不懂的編號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