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2015年昆明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100% |
(時間:2011/12/7 10:02:55) |
根據昆明未來發展的需要,昆明市近期出臺了《昆明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規劃》提出要重點推進市容環境衛生、城市道路橋梁、城市照明等關系民生的5個工程項目,“十二五”期間要建成運行日處理能力2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確保“十二五”末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 主城區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 在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推進速度正在加快。 “十二五”期間,將督促指導呈貢區和西山區分別建成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東川區、尋甸縣、嵩明縣分別建成一座垃圾衛生填埋場,空港經濟區、宜良縣、祿勸縣分別建成一座垃圾綜合處理廠并投入運行;建成運行日處理能力200噸的餐廚垃圾處理廠項目,確保“十二五”末昆明主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 “十二五”期間,全市計劃新增垃圾轉運站146座,完成對全市不達標的各類垃圾中轉站的改造;完成對城市現有旱廁和三類公廁的改造,改建和新建公廁(移動公廁除外)全部達到二類以上標準。 整治占道設施還路于民 “十二五”期間完成對全市所有道路橋梁安全的全面檢測,實施分類建檔,制訂道橋管養維護計劃。 市財政每年撥付四主城區和呈貢區“以獎代補”經費各200萬元,共1000萬元。資金按道路橋梁管養維護經費占5個區總投入量的比例,按“多投多補,少投少補”的方式進行補貼,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逐年促使各區進一步加大城市道路橋梁管養維護經費的投入,計劃通過5年的時間,使各區用于道路橋梁管養維護經費滿足城市發展和城市管理的需要。 嚴格道路開挖審批管理。加強道路開挖工程必要性分析,并按《昆明市城市管線管理辦法》統一規劃,統一審批。在經規劃許可后,再按審批流程進行聯合審批;涉及其它道路挖掘申請的,非生產、生活必須管線排查的一般不予審批。涉及占用城市道路的審批,按照規范存量,杜絕增量,加大對經審批的占道設施的管理力度,通過整治逐步減少設施,最大程度還路于民。 完善對戶外廣告的目標要求 積極推進機制創新,建立主要區域和大型戶外廣告設施市政府審批機制;建立完善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設置審批、施工驗收的市、區級各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完善審批管理、執法查處和數字城管監督協調聯動的監督、考核機制;建立完善戶外廣告設施網格化管理制度和區級相關部門的監督、考核機制;建立和完善公共空間戶外廣告特許經營制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戶外廣告資源。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全市戶外廣告管理電子政務系統(含包括市、區級一體的行政審批系統和電子標簽識別系統),實現網上辦公和全程監控。城市主、次干道路燈安裝率達100% “十二五”實現城市新建道路和主、次干路路燈安裝覆蓋率100%,次支道路路燈安裝覆蓋率98%的目標;分年度安排對安裝使用期15年以上的道路照明設施進行改造更新,開展翠湖環路和盤龍江沿岸等地景觀照明改建工程,完成朱家村、虹橋、高、小莊立交橋和呈貢區規劃河道燈光亮化建設工程;完善和優化照明監控系統,實現路燈計算機自動監控系統覆蓋率95%、亮燈率達98%的目標;普及綠色照明工程,加快推進城市照明系統節能改造,積極推廣應用新材料、新工藝和高光效、長壽命、低能耗的節能產品。 完善數字城管運行體系 “十二五”期間昆明數字城管系統平臺改擴建以現有市級系統平臺為基礎,建立完善視頻監控子系統、綜合行政執法子系統、移動辦公子系統、廣告管理子系統、道路橋梁管理子系統、燈光控制子系統等子系統體系構架;市轄17個縣(市)區在基本完成本級數字城管監督指揮平臺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實現“四區四縣一市”的數字城管系統網絡與辦事處(鄉鎮)的連接聯動。 探索數字城市管理系統平臺信息收集的多渠道機制,在現有監控設備、“12319”電話平臺、短信平臺、網絡平臺的基礎上,加強城市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巡視、信息收集職能,建立兼職信息員隊伍,宣傳引導廣大市民進一步支持和參與數字化城市管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