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河南洛陽醫療垃圾的“善后”工作 |
(時間:2011/11/4 15:14:22) |
病人隨手扔一個棉簽,就可能“釋放”了無數細菌;醫生做手術用過的紗布、被人撿走的手術刀,可能會讓健康人染上某種疾病……目前,我市(洛陽市,下同)納入醫療廢物回收處理范圍的889家醫療機構,每天至少產生10.5噸醫療廢物,如何處理好這些醫療廢物的“身后事”?記者跟隨我市唯一一家醫療廢物回收處理公司進行了調查。 5大種類醫療廢物專人收集專車運輸 10月31日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河科大一附院,該院控感科科長劉玉坤說,醫院處理醫療廢物由專人負責,還有專門的包裝、容器,固定的運送路線、醫療廢物暫存處,最后,廢物交由專業處理公司處理。 劉玉坤拿出一份《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目錄將醫療廢物分為5大類——感染性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像用過的紗布等)、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割傷人體的廢棄醫用銳器,如手術刀等)、病理性廢物(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等)、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被污染的廢棄藥品)和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化學物品)。目前,該院產生最多的醫療廢物是感染性廢物和損傷性廢物。 這5類醫療廢物,在廢物產生源頭就被分類包裝好。每天早上,各科室的醫護人員會先將廢物分類包裝、稱重,專業回收人員前來回收時,醫護人員需和他們核對、交接,并做好各類醫療廢物的登記工作。隨后,回收人員會沿固定路線把廢物運送至醫療廢物暫存處。 隨后,記者又來到該院東北角的醫療廢物暫存處,正好看到前來運輸醫療廢物的專用車,該車的車廂是封閉的,白色車廂上寫著“醫療廢物專用運輸車”。人們看不到里面的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存放不能超過48個小時,我們一般12個小時清理一次,專業處理公司的運輸車每天都是這個時候來。”劉玉坤說。 離暫存處不遠,有個很高的煙囪。“那是以前焚燒醫療廢物的地方,2006年以前,我們的醫療廢物都是自己焚燒的。”劉玉坤說,自己焚燒的話,不但燒不徹底,煙塵還大,容易污染環境。 我市889家醫療機構已經加入環保隊伍 大醫院的醫療廢物都交由專業公司處理,那么,小診所的醫療廢物又是怎么處理的呢?記者隨后走訪了位于東下池的十幾家衛生所,衛生所里的醫生都表示,他們已和專業醫療廢物回收處理公司簽訂了合同,會有專人定期上門回收。這個“專業公司”,就是我市唯一一家醫療廢物處理中心——環嶺醫療廢物集中處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嶺公司)。 11月2日上午9點,記者在市第一中醫院門口等到了環嶺公司的醫療廢物專用運輸車。車上有兩名工作人員,一名負責裝卸,一名負責登記,他們都穿著藍色的工作服、戴著帽子、口罩,負責裝卸的葛師傅還戴著防護眼鏡和膠皮手套。“戴眼鏡是為了防止垃圾中的液體濺到眼睛里面。”葛師傅說。 該醫院的醫療廢物暫存處也設在醫院的一個偏僻角落處,共有兩個房間——醫療廢物暫存間和清洗消毒間,門口的墻上寫著“醫療廢物專用通道”。 暫存間里,整齊地放著一箱箱裝好的醫療廢物。葛師傅先清點了一下——共有16箱,然后仔細檢查包裝是否完整,確認無誤后,他將一箱箱醫療廢物往車上裝。裝完周轉箱后,葛師傅又從車上卸下相同數量的、已經消過毒的周轉箱送到暫存處。 葛師傅裝卸的同時,負責登記的昌師傅在和醫院的回收人員張師傅進行核對、登記。記者注意到,當天,該醫院共有15箱感染性廢物和1箱損傷性廢物。隨后,雙方在醫療廢物轉運聯單上簽字確認。 最后,昌師傅從車里拿出消毒液,為葛師傅的手、腳進行消毒,然后,兩人上車。接下來,轉運車又去了市第五人民醫院和商業職工醫院,當天共裝運醫療廢物21箱。 “我們有規定路線,不能想走哪條路就走哪條路。公司共有10輛車,10條規定路線,負責889家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回收工作。”昌師傅說。 環嶺公司位于孟津縣朝陽鎮向陽村,離市區有半個小時路程。負責運輸市區各醫院醫療廢物的車一般上午8點出發,因為按照要求,8點20以后,才允許大型運輸車進入市區;而負責運輸各縣區醫療廢物的車則“趕早不趕晚”,如負責欒川縣的車,凌晨4點就要出發,收集該縣所有醫療廢物需兩天時間,次日較晚的時候,才能返回公司。 經過兩次焚燒處理所排廢氣符合標準 上午10點,葛師傅的運輸車回到了環嶺公司,公司的消毒人員已拿著消毒工具在門口做好準備。車一停穩,就被消毒水籠罩了。 卸車時,葛師傅每拉出1個周轉箱,消毒人員都會對箱子進行消毒;消毒完畢后,葛師傅將其放到回轉窯焚燒爐的進料口處,等待進行焚燒處理。消毒人員工作完離開后,整個操作車間,只剩下一名工作人員在進料口處工作。 環嶺公司的副總經理權德源說:“回轉窯焚燒爐工作時,整個車間只需一名工作人員及時更換進料口上的周轉箱,其他程序均由電腦控制。”隨后,操作臺前的另一名工作人員按下了進料按鈕,隨著一陣嗡嗡聲,卡在槽里的周轉箱慢慢上升,升到頂部后往下傾斜,廢物傾倒完畢后,箱子慢慢下降。進料工卸下空的周轉箱,再放上滿的周轉箱。 進入焚燒爐的醫療廢物需先經過950℃的高溫灼燒,產生的廢渣經監測無害后才能進行掩埋處理。焚燒產生的氣體會被送到“二燃室”再次燃燒,廢氣中的有害物質完全分解后,廢氣再經降溫、噴霧干燥吸收、活性碳除酸、布袋除塵,最后排入大氣中。排出的氣體經環保部門檢測,達到國家安全排放標準。 縣級以下診所、門診年底納入處置范圍 據了解,目前,環嶺公司是我市唯一的、我省最早建立的一家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理公司。該公司于2006年投入運行,共有兩臺回轉窯焚燒爐,日處理醫療廢物能力達24噸,該公司已和186家醫院,141家鄉鎮衛生所,562家市內社區衛生所、診所簽訂了垃圾處理合同,這些醫療機構每天至少產生10.5噸醫療廢物。 “我們的合同是按醫院的床位數簽的,比如一家醫院有1000張床位,我們就簽1000張床位的垃圾處理合同,每張床位每天收費2.1元。”權德源說。 之前,許多城市都曾出現過倒賣醫療垃圾牟利的事情,為杜絕此情況發生,該公司制定了嚴格的交接制度。 “醫療廢物從各個科室到暫存點,需登記簽字;從暫存點到處理中心,還得簽字核對。市環保局也會定期對這些記錄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情況不符,會嚴厲追究”。 而對尚未納入處理范圍的縣級及縣級以下的門診、個體診所,市環保局污防科副科長王雷表示,截至今年年底,縣級及以下門診、個體診所都將納入醫療廢物處置范圍。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