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美媒:垃圾問題令中國“措手不及” |
(時間:2011/8/2 11:25:26) |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7月29日文章,原題:隨著中國繁榮發展,垃圾堆也在增大 他們不太可能是中國同垃圾作斗爭戰役中的士兵:老婦人們翻撿垃圾桶尋找飲料罐和塑料瓶,老頭兒們拉著裝滿廢紙的手推車,他們通過尋找可循環利用的東西艱辛度日。 進口并處理西方垃圾生意做得不錯的中國如今對自產垃圾的快速增多似乎措手不及。畢竟這是個傳統上奉行節儉的國家,饑荒和物資匱乏仍是大多數人的鮮活記憶。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向前,作為繁榮發展副產品的垃圾也越堆越高。然而,除了拾荒者,幾乎還沒適當的辦法來對付垃圾。據經合組織的調查數據,香港正同世界發達經濟體進行生產垃圾競賽。去年每名香港人平均制造出的垃圾約有2000磅,其中1/4是食物垃圾。這超過了美國人,美國人均制造約1700磅垃圾。 “盡管政府在努力培育循環型企業,但企業規模遠遠滿足不了每天造出的垃圾量”,香港環保人士說。事實上,全中國的所有城市針對垃圾循環利用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才剛剛起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些大城市里,可回收垃圾箱隨處可見,但大多數都成了備用垃圾桶。市政工人沒有進行持續的分類收集。多數情況下,拾荒者做這項工作只是為了賺些錢。 作為中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已建立起雄心勃勃的循環利用產業區以應對垃圾問題,但園區到目前還幾乎處于空置狀態。循環利用的項目之一是把玻璃瓶碾碎變成沙粒大小用于鋪設城市人行道。但只有為數不多的酒店和公共住房進行玻璃瓶回收。 北京目前正處于把食物垃圾、可循環垃圾同其他家庭垃圾分離開的運動中期階段。中國的環保人士說,以前的努力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市政府官員沒正確對待被分類的垃圾,“公民和政府之間的信任鴻溝是北京堅持實行垃圾分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誠然,很多國家都在努力應對垃圾問題,但中國學者把這里不負責任的垃圾處理歸咎于人們的環保意識低。他們說,這一狀況可能會發生改變,公民越來越抵制建垃圾焚燒爐。在一些大城市,政府開始懲罰那些沒有適當進行垃圾分類的人。從4月份開始,廣州居民必須把垃圾進行分類,分別裝進標有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有害垃圾等字樣的不同垃圾箱內。違反者將面臨高達500元的罰款。環保主義人士希望這一強硬措施最終也在該國其他地方實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