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鄭州市政府欲借力發展生物柴油實現餐廚垃圾集中處理 |
(時間:2011/6/22 11:10:08) |
餐廚垃圾(主要是泔水)的集中處理一直處于“完全自由”狀態,絕大部分被回收后,化身為泔水油或者充當豬飼料喂養出泔水豬,最終又經不良商販之手流回餐桌。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欲借發展生物柴油產業來實現餐廚垃圾集中處理,目前《鄭州市生物柴油產業規劃暨生物質資源產業園區建設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即將組織專家評審,配套政策《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也已制定完成,計劃下月出臺。待此項工作正式開展,餐廚垃圾將不能私自處理。 規劃 建東、西兩個餐廚垃圾處理廠 據了解,鄭州市工信委與全國生物柴油協作組織合作,《鄭州市生物柴油產業規劃暨生物質資源產業園區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目前初稿已經完成。 該規劃共包含6項重點項目。 第一,在鄭州西區規劃建設“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大約占地1000畝,對全市現有資源進行整合,使餐飲垃圾處理、生物柴油生產、生物柴油衍生品生產、相關設備制造等集聚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第二,建設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600噸左右,總投資2.5億元,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在西區建設一座日處理300噸的綜合處理廠,主要處理二七區、中原區、管城區、惠濟區及滎陽市的餐廚垃圾。二期在鄭東新區建設一座日處理300噸的綜合處理廠,主要處理來自鄭東新區和金水區的餐廚垃圾。 第三,建設年產10萬噸生物柴油生產廠,總投資2億元,對全市現有生物柴油生產企業進行整合,建設年產10萬噸生物柴油生產企業。主要是將地溝油、廢棄油脂(主要來自餐廚垃圾處理廠)等轉化為生物柴油。 其余3項重點項目有一個為50萬畝能源林種植項目,主要種植文冠果、黃連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為生物柴油廠提供必要原料。 問題 現有餐廚垃圾處理廠都“吃不飽” 生物柴油生產和餐廚垃圾處理在鄭州市并不是空白,目前鄭州市共有3家生物能源公司、兩家餐廚垃圾和地溝油處理企業,但這些企業全部處于吃不飽狀態,尤其是兩家餐廚垃圾和地溝油處理企業,因沒有“食物”,已經“餓”得停產了。 據了解,鄭州市的3家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全部采用廢棄油脂為原料進行生產,合計生產能力11萬噸/年,而2010年實際產量僅有2.5萬噸。 據鄭州市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生物柴油企業生產原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能源林木果實。但由于生長周期長、鄭州市的種植面積小,短期內無法支撐規;a。 另一種是廢棄油脂。目前鄭州市尚未建立餐廚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體系,現有的餐廚垃圾處理企業規模小、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鄭州市生產生物柴油的廢棄油脂主要來自河北、山東以及省內其他城市,市內供給很少。 鄭州市已有的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冠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環廢棄油脂處理公司目前均因為沒有原料供應,而處于停產狀態。 鄭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祝波告訴記者,整個鄭州的餐飲行業,每天能“生產”出500噸以上的餐廚垃圾。這些垃圾99%都被回收泔水的個體戶拉走。加上鄭州市沒有強制性的餐廚垃圾集中處理辦法,餐廚垃圾的處理一直處于失控狀態。 對策 下月出臺辦法 加快餐廚垃圾回收 據介紹,雖然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但對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尚沒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要求,把發展生物柴油產業作為推進鄭州市餐廚垃圾集中處理的抓手。鄭州市已制訂了部分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鄭州市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城區城市管理職責的通知》,明確要求餐廚垃圾要實行統一處置,其中市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負責收集和運輸,市城市管理部門負責統一處置。此外《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也明確要求要統一集中處置餐廚垃圾。 鄭州市工信委建議,要盡快出臺《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加快餐廚垃圾回收體系建設。盡快制定支持生物柴油發展的扶持政策。制訂鄭州市生物柴油市場推廣的工作方案,通過優惠的價格政策和強制性的市場份額政策,培育持續穩定增長的生物柴油市場。 記者從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目前《鄭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已經制定完成,預計下月會正式頒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