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美國科學家:氣候變化致北極海岸線日漸消逝 |
(時間:2011/4/20 9:49:50) |
北極冰層正以每年30米的驚人速度不斷消融,一位美國科學家甚至預測北極冰冠將于2020年徹底消失。 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位科學家聯合發表報告稱,氣候變化將對北極沿海地區的生態及社會環境造成致命威脅。隨著氣溫的持續上升,海岸線的保護殼——形成于數千年前的北極冰層——正以每年30米的驚人速度不斷消融。 這份由德國亥姆霍茲研究中心及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的科學家組織編寫的《2010年北極海岸狀況》收集了來自超過10萬公里——約占總長度的四分之一——的北極海岸線調研信息,目前已公布在網上。 研究人員稱,北極海岸的三分之二是由凍土或永久凍土層——而非巖石——組成,這意味著它對風力及海浪侵蝕異常敏感。在過去10年中,海岸線的平均后退速度為每年1~2米,在部分地區甚至達到10~30米。侵蝕最嚴重的地區包括波弗特海、東西伯利亞海及拉普捷夫海。 北冰洋海岸素有北極社區的“黃金(1494.80,-0.30,-0.02%)生命線”之稱,它為不計其數的魚類、鳥類及哺乳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其中包括5億多只海鳥。科學家在報告中寫道:“傳統的民生經濟、文化習俗均依賴于這一自然環境,這種前所未有的不和諧的變化將使北極沿海社區面臨人口膨脹、技術進步、經濟轉型、社會動蕩、衛生安全等重大挑戰,大部分地區還將遭遇急劇的政治及體制變革。” 科學家強調說,海岸線向來是北極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及人類活動的重點,人們應對此予以明確關注。只有持續、及時的監測與檢驗才能實現對環境變化的主動適應與可持續發展。該報告的意義在于,縮小信息差距,有效傳輸知識,從而改善北極沿海生態系統、北極區乃至全球居民的生活。 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博士生雨果·朗圖伊特(Hugues Lantuit)承認,在此之前,人們對北極沿海地區發生的一切知之甚少。直到2000年,科學家才開始進行系統化的數據采集,研究對象僅限于北極海岸的0.5%。2008年,北極冰架遭遇3年來最大規模斷裂,一位美國科學家甚至預測北極冰冠將于2020年徹底消失,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包括倫敦在內的眾多島嶼都將成為歷史。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