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重慶市監控中心布局污染源自動監控網 |
(時間:2011/4/20 8:54:01) |
只要輕點鼠標,主要范圍內的企業排污狀況就可一目了然地顯示在監控中心的電腦屏幕上,重慶市環保局利用污染源自動監管網絡為打擊企業違法排污行為增添了一雙“千里眼”。 據介紹,重慶市環保局采取污染源自動監控,精確鎖定污染目標,2007年以來,已對500余次超標違法行為和30余家(次)自動監測設施未正常運行的違法企業進行了查處,大大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保障了群眾環境安全。 企業排污自動監控 所謂自動監控,就是將各企業生產時的排污狀況,以及企業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通過信息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直接接入監控中心。企業各時間點的排污狀況、運行維護情況、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等將處于監控之中。 目前,重慶市實現數據統一采集、統一傳輸、統一處理,國家、市、區三級監控中心聯網數據已完成無障礙交換,監控中心與293家企業的380個排污口自動監測、監控數據全面對接,初步建成集污染源排放情況自動監測、污染治理設施設備監控和視頻監控為一體并可無限延展的24小時監控綜合管理網絡。全市監控企業從2007年的77家擴大至2010年的293家,監控范圍涵蓋了市內污水處理、燃煤發電、造紙、化工、水泥等重點行業,監控總量占到全市排污總量的75%以上。 據重慶市環境監察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實施自動監控能夠精確、實時、動態跟蹤各地區環境質量和重點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實現環境污染控制從事后監督到事前預防的轉變。自動監測數據、自動監控信息和視頻監控圖像的集中展現,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使企業的違法排污無處遁行,彌補了傳統執法監管手段的滯后性和局限性,贏得了環境執法的主動權。 推行第三方運營管理 為保證自動監控的運用,重慶市還建立完善了相關法制機制。《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重點控制排污者必須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保部門監控中心聯網。 重慶市建立了質量控制制度,監察部門負責現場核查,監測部門負責按季比對監測,信息部門負責保障數據傳輸安全,2007年以來,開展現場督察3500余次,出具比對監測報告累計4000余份,累計查處各種自動監測設施未正常運行的違法企業30余家(次),大大震懾了各類逃避監管的違法行為。 重慶市對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推行第三方運營管理,保證了監控行為的獨立性,要求第三方運營公司開展周檢查、周校準,堅持信息日報、周報、月報制度,將有效數據獲取率達到75%作為考核的硬指標,嚴格考核管理,杜絕虛假數據。 為讓企業明確知道不按規定建設及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控系統的違法行為及其后果,重慶市環保局制定了《重慶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守法導則》,增強企業自覺守法意識,規范管理,主動糾正違法行為。 執法效能大幅提升 重慶市自動監控有力提升了執法效能。據介紹,通過監控數據一旦確認企業超標排放污染物,監控平臺將立即報警,各級監控中心將按照規定的程序啟動預警。首先發出《污染物自動監控超標行為改正通知書》,要求企業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立即停止違法排污行為;其次對企業連續3小時超標排放污染物,將依據自動監控數據啟動處罰程序,對違法排污行為拒不改正的,從重處理實施按日累加處罰。2007年以來,重慶依據自動監測超標數據對500余次超標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查處,處罰金額累計達3000余萬元。同時,督促企業采取改造治理設施等措施治污,降低了環境行政執法成本。如某公司于2009年、2011年分別投資1億元、1.8億元對發電機組和脫硫設施進行增容改造。 自動監測數據還更有利于真實排污申報,使排污單位繳得明明白白,環境監察部門收得清清楚楚。例如按照某大型電廠物料申報,當月二氧化硫排放量為582噸,而根據當月自動監測數據,這家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82噸,經企業核實重新申報后,與自動監測數據基本一致。 此外,重慶市通過對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的累積計算和挖掘,還幫助獲取了污染源排放總量,為全市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保駕護航。2010年,重慶主城空氣質量滿足優良的天數達到311天,比2005年增加45天;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連續兩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三峽庫區蓄水以來,全市國控飲用水水源地和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庫區水質保持穩定。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