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全球將有1億人因氣候變化面臨缺水困境 |
(時間:2011/4/6 9:43:36) |
羅伯·麥克唐納談如何應對城市水資源短缺 一項由羅伯·麥克唐納(Rob McDonald)和卡門·瑞溫達(Carmen Revenga) 主持的研究報告表明,到2050年全球范圍內10億居民將要靠每人每天少于100公升的水生存。除非城市采取措施建立新的供水基礎設施或在水資源保護方面進行新的努力。 這項研究還說,將會有另外的一億人因為氣候變化而面臨缺水的困境,同時會有多達300萬人在一年中至少有一個月面臨水短缺。 記者就此采訪了主持這一研究的羅伯·麥克唐納博士。 記者:你是否試過每天用不滿一個浴缸的水生活?那是什么感覺? 麥克唐納:這個研究之后,我在一個星期里跟蹤記錄了我的家庭用水量——得出的平均值是每人每天用水130公升。這個數字比我在論文中所使用的臨界值稍高一些。 這種記錄確實提醒了我,要學著用一些節水竅門。我有一間老房子,我決定裝上節水龍頭。而現在我正在浪費許多水!我的洗衣機和洗碗機也很舊,我太摳門,以至于舍不得立即把它們換掉,但是它們一旦壞掉了我就有足夠的動力把它們換成節水型的。如果我做了這些,我家的用水量將少于一天2/3浴缸。 記者:通常有關人口的研究一出來,人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問題不就在于人口的增長嗎?人們應該停止生小孩,這樣問題就解決了。”你對這種說法有何回應? 麥克唐納:這只是一種把相當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的思維模式,也是一種相當殘忍的想法。擁有孩子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可以說是一個人生活的幸福指標之一,而且很多人會說這是一項基本人權。 你必須把人口增長放到人口統計學意義上的變遷這個大背景下審視。在非常貧困的國家,出生率很高,但死亡率也很高。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基本的公共衛生措施會得到應用,會使死亡率下降,在稍高一些的經濟發展水平上,出生率也會下降。 如果你看看現在一些歐洲國家,它們正在減少人口,出生率已經下降到如此之低了。發展中國家也在走和歐洲、美國相同的人口變化的道路,只不過它們還在這條道路較早的階段。在歷史上,美國也曾經有過非常快速的人口增長——只不過我們已經過了那個階段。 還要記住一點就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具有如此大的動力,其原因在于這些國家擁有非常多的年輕人。即使這些年輕人都只生一個孩子,人口總量仍然會上升。 很多城市人口的增長與城市本地人口增長無關,而是農村向城市人口遷徙的結果。上百萬的人從農村來到城市尋求更好的生活。美國和歐洲也經歷過這樣一個階段——只不過是在50到100年前。 記者:你的研究稱:季節性水短缺所影響的人口數量非常的多。情況確實那樣糟糕嗎?每年有一個月得不到充足的供水意味著什么? 麥克唐納:季節性缺水其實并不罕見。在美國西部的很多城市存在季節性缺水。但是城市經常通過修建大壩蓄水,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獲得淡水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我們的研究中,通過模型計算出的將受季節性缺水影響的人口——事實上是上百萬的人口。這些人口所在的城市必須積極尋找解決季節性缺水的新辦法,因為氣候變化改變了降水的季節性分配。重要的是不要把這樣一個巨大的數字看成是末日預言,它要求我們采取行動。 記者:我們也看到對氣候變化結果的其他預測,你對那些研究怎么看? 麥克唐納::氣候變化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是很多預測中的一個。基本上,對世界某些地區氣候變化結果的預測是一致的,我們對于這些地區在未來將會發生什么可以有一個比較理性的預測。 舉個例子,北非和地中海東部地區會因氣候變化導致降水量進一步減少,變得更加干燥。還有一些地區,不同的預測有不同的意見,在這些地區,結果的不確定性就加大了。例如澳大利亞的降水量變化就不確定,有可能增多也有可能減少。 記者:你預測了城市周邊100公里可得的水源會被利用,如果城市從周邊農村引水,是不是有更多人將會受到缺水影響? 麥克唐納:為了得到水,城市會盡可能走得遠去找水。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計算了城市周邊不同距離內的水量,就是為了算出城市為了得到水需要走多遠。這關系到他們需要建設多少基礎設施,或者說要花多少錢。 還要記住的一點是,我們的研究只注重于可持續的地表和地下水供給。當然,也有其他方式能夠獲取水資源。有些城市會為凈化淡水付錢;一些城市會為從幾百上千公里外得到淡水而鋪設管道。但這些解決方案都非常費錢。最簡單的就是不可持續的從地下蓄水層中把水泵出來。但這只能管用幾十年,以后蓄水層就被榨干了。 記者:你認為我們應對這種嚴重缺水狀況有多大把握?需要付出什么代價? 麥克唐納:我對那些中等收入國家相當有信心。包括中國、印度、墨西哥——這些國家正在經歷城市化,但有足夠的財政來源。他們正在積極制定計劃為城市居民尋找水源。有時候這些國家太依賴于灰色基礎設施(大壩和管道),而忽略了他們的行為將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還好,他們已經開始考慮應對這個問題。這對生態學家是一個機會,他們應當去幫助這些城市制定與淡水生態多樣性更加相容的計劃。 我真正擔心的是一些貧困國家的城市,那些地方有相當少的資源。我想他們需要一些外部的幫助以建立基礎設施和改變用地規劃。 我認為,國際社會應當為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注資。想象一下:如果每個國家不用分別去借錢建立城市供水基礎設施,而是有一個基金可以資助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水規劃和水管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安排在一些大型開發銀行中已經有了。我想這種制度安排還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