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監測】河北抓制度強能力 環境監測說得清測得準 |
(時間:2010/8/27 16:22:54) |
為實現“說得清、測得準”的目標,全面推進監測工作的歷史性轉型,河北省環境監察監測工作以標準化建設和自動監控網絡建設為主線,不斷提高環境監察監測的自動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和應急預警能力,逐步深化環境監察監測內涵,拓展監察監測領域,全方位服務環境管理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分析環境狀況提供決策依據 說清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趨勢是環境監測工作的中心任務,是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技術支持最基礎、最重要的途徑。近年來,河北省各級監測站堅持對環境質量進行綜合分析,完成了包括各類概要、報告、公報、日報、月報、季報、分析報告等工作,為環境決策和管理提供了依據。 近年來,通過開展監測質量年等活動,健全了“內審制”、“會審制”、“巡檢制”、“拒簽制”四項制度,對監測數據質量實施嚴格控制。在規范數據及報告審核制度的基礎上,對涉及的各部門、崗位或工作場所的所有質量活動、技術規范實施嚴格管理和控制,確保環境管理服務各項數據準確及時。 加強能力建設推進裝備水平 能力建設一直是河北省環境監測工作的重點。近年來,河北省政府對監測能力建設投入不斷增加,相繼建設了3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為“雙三十”縣建設了30個空氣自動監測站,統一購置儀器設備,武裝了100個縣級站(每站60萬元)。全省11個設區市監測站累計投入監測能力建設資金8700萬元,新增儀器設備560臺(套),擁有監測用房29300平方米。全部配備了空氣污染應急監測車,實現了空氣自動監測。今年,除廊坊、邯鄲站正在新建監測大樓外,其余9個二級站都已通過標準化建設驗收,并全部通過了計量認證復查工作,石家莊市站還通過了實驗室認可復查。目前,河北省113個三級站中有106個站具備了監測能力并通過了認證。 積極整合資源完成監測任務 近年來,河北省各級監測站認真落實全省環境監測工作計劃,周密部署、科學組織、突出重點,圓滿完成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環境預警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等監測任務。一是突出做好環境質量監測,完成了對城市空氣、酸雨、地表水、聲環境等環境質量的日常監測工作,組織實施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海水、生態環境和重點考核任務的環境質量監督監測。二是加強污染源監督監測。組織開展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為環評驗收提供了依據。完成了排污許可證監測和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污水處理廠監測,為掌握污染源的污染狀況、污染治理情況,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三是開展了農村環境監測試點,組織了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實行了全省機動車尾氣聯網監控管理,規范了檢測機構檢測,年檢車輛較上年大幅提高。四是圓滿完成應急監測任務。在處置行唐縣四氯化硅泄漏事故、張家口崇禮縣紫金礦業尾礦含氰廢水泄漏事故、參加長城6號演習、梅花味精污染事件、國慶應急演練中,省站、石家莊、廊坊、張家口、唐山、保定等設區市站均圓滿完成了監測任務,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五是緊緊圍繞當前環保重點工作,積極完成了七大流域生態補償監測和“雙三十”監測任務。各設區市監測站也積極開展相關專項監測,出具了大量監測數據。六是全力推進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全省土壤監測布點4990個,分析項目多達69個,獲得數據29萬個。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