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珠三角部分地區15%以上耕地重金屬污染 |
(時間:2012-8-28 10:07:55) |
廣東省國土廳8月27日公布了《廣東省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征求意見稿)(下簡稱《規劃》)。《規劃》分析了廣東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挑戰,并制定了明確的整治目標。市民可通過電子郵件或傳真方式向省國土廳反饋意見。 《規劃》指出,廣東省的土地類型多樣,有利于多種經營和綜合利用,但土地可墾率低,人均耕地少。2010年全省耕地面積(含可調整地類)312.47萬公頃,人均耕地0.03公頃,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3,遠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人均耕地0.053公頃的警戒線,人地矛盾問題尖銳;土地利用效益和經濟發展地域差異明顯,珠三角平原地區的土地開發利用強度(即建設用地規模占區域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最高,為16.14%;農用地特別是耕地整體質量不高,分布零散、排灌設施不完善的耕地所占比例較高,且由于受礦產開采、工業生產污染及自然災毀,還有一部分耕地未能及時復墾。 據全省地力監測結果表明,隨著城市建設和工業的發展,工業和生活“三廢”排放量不斷增加,造成農田污染面積不斷擴大,程度不斷加重;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有15%以上的耕地已不同程度遭受重金屬的污染,個別地區有20%—40%的灌溉水受到汞、鉻、氟化物的污染。由于長期以來的資源粗放利用,導致了全省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比重大,一些地區村莊散亂、閑置現象較為嚴重;部分地區城鎮工礦建設利用平均效益不高,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較低。局部地區水土流失、坍塌等自然災害多發,影響了當地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