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美研究發現大量氣溶膠來自東亞 |
(時間:2012-8-8 10:47:23) |
沙塵和燃燒顆粒物這兩種氣溶膠,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空氣質量和降水模式,更會飄洋過海,影響到大洋彼岸。 美國科學家發現,沙塵和燃燒顆粒物這兩種氣溶膠能夠從東亞上空一直飄移超過1萬公里,抵達北美上空,這是科學界第一次掌握了外來氣溶膠與本土氣溶膠的定量觀測數據。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于洪彬及其同事將北美上空的氣溶膠來源的定量分析發表在8月3日出版的《科學》期刊上。 氣溶膠對人類社會的兩方面會產生較大影響,一個是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空氣質量,它會變成顆粒物成為健康殺手;一個是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云和降水可能因其而變化,于洪彬在電話中告訴財新記者。 利用衛星搭載設備測定氣溶膠光學厚度(AOD)的方法,于洪彬等人發現,沙塵和燃燒顆粒物這兩種氣溶膠能夠從東亞上空一直延伸超過1萬公里抵達北美上空。在漫長的飄移過程中,處于較低層的塵埃氣溶膠很多“犧牲”在大氣的清除機制中,而較高層的氣溶膠則躲過了這種清除。 盡管只有部分氣溶膠能夠抵達北美,但是每年從東亞地區向東擴散的氣溶膠就有1億4千萬噸,所以飄洋過海的氣溶膠數量仍不能小覷。 他們的計算表明,這1.4億噸來自東亞的氣溶膠中,大概有5600萬噸能夠到達北美地區的西岸上空,其余的8400萬噸氣溶膠或落入太平洋中或飄移至北極地區。不過研究也顯示,在進入北美的氣溶膠中,絕大部分高度都在兩千米以上,因此這些沙塵對空氣質量影響并不明顯。 如果將北美上空北緯25度至60度、西經75度至125度的區域視為一個盒子,衛星觀測顯示,每年輸入到“盒子”中的氣溶膠大概在6400萬噸左右,其中包括5600萬噸的沙塵和400萬噸的燃燒顆粒物氣溶膠,還有400萬噸通過大西洋飄移而來的撒哈拉沙漠氣溶膠。在北美上空的輸入氣溶膠中,由東亞經太平洋飄移而來的氣溶膠占了將近九成。 但是,以東亞為起點的塵埃氣溶膠,其發源地也有可能在其他地區,依據氣候不同,研究結果表明,這部分塵埃氣溶膠中有將五成至七成來自亞洲地區,來自非洲地區的塵埃氣溶膠占到將近兩成至三成,其余部分來自中東地區。同樣,跨太平洋的燃燒顆粒物大概有一半至七成來自東亞地區,歐洲地區的污染物氣溶膠占到兩成至三成,其他則來自南亞地區。 除了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外,這些輸入的氣溶膠對北美地區的太陽輻射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并且通過成為凝結核進而又影響了云和降水過程。沉降下來的沙塵和黑碳氣溶膠可加快內華達雪山積雪的融化。于洪彬表示,這些影響對美國西部水資源有著重要意義。 對于目前正在遭遇大旱的美國來說,外來氣溶膠對于北美降水模式是否有所改變,將是科學家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