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極端氣候近些年頻繁出現 人類活動是唯一背后推手 |
(時間:2012-8-6 10:19:12) |
過去,氣象學研究者通常認為,一些極端天氣的個例不該歸咎于氣候變化。但最近不少研究都發現,氣候變化正在以極端天氣的形式在人類面前上演。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主管詹姆斯·漢森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4日發表的一篇學術報告中說,近年來美國和其他地區極端炎熱氣候頻現,人類活動所致氣候變化是唯一的背后推手。 極端炎熱頻現非偶然 漢森在一份發表于1998年的氣候研究報告中預測,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華盛頓特區2010年至2020年每年最高氣溫突破35攝氏度的單日將超過9天。 事實上,2012年尚未結束,華盛頓特區已有23天超過這個標準。據漢森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極端炎熱天氣出現的幾率不足三百分之一,而如今這一幾率已接近十分之一。漢森說,就統計學而言,這種高頻出現的極熱天氣已經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氣候在變化。 漢森的結論與上月發布的另一份國際研究結果相一致:2011年全球干旱、洪水、炎熱等極端天氣與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關系密切。 懷疑全球變暖站不住腳 漢森認為,歐洲2003年、俄羅斯2010年的極端炎熱以及美國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何馬州2011年大范圍干旱,都是氣候變化的結果。 過去,氣象學研究者通常認為,由于天氣變化多樣性,一些極端天氣的個例不該歸咎于氣候變化。但這一立場最近幾個月開始在學界松動,不少研究都發現,氣候變化正在以極端天氣的形式在人類面前上演。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理查德·穆勒原是一名全球變暖理論的懷疑論者。但他幾天前公開轉變觀點,承認過去對全球變暖的懷疑站不住腳。 酷暑天氣比過去多十倍 美國白宮科學顧問約翰·霍爾德倫在一份聲明中則說,盡管在引用極端天氣數據時需謹慎,但漢森的研究“發現今天的酷暑天氣比過去多10倍,這強化了佐證氣候變暖的其他證據,證明了氣候變暖有害”。 科學家多年前開始借助計算機模型,結合多種因素,嘗試了解在氣候變暖和不變暖情況下,各種氣象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在數十次研究后,已有25種氣候現象被論證為與人類活動產生溫室氣體進而引發氣候變暖有關。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