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我國PM2.5監測技術規范陸續發布實施 |
(時間:2012-7-19 10:55:26) |
新標準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時濃度限值監測指標。會議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與臭氧等項目監測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 近日,從環保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獲悉,環境監測總站目前正抓緊完成與去年底出臺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等技術文件的起草和上報工作。同時,環境監測總站正在牽頭制定的《PM2.5監測設備選購及使用指導意見》也將陸續發布實施。 根據環保部部署,今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PM2.5)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預計,我國未來PM2.5監測站數目為1500臺。據環境監測總站相關人士透露,今年中央財政計劃用于各地PM2.5設備采購的補貼達28億元。 除上述工作外,環境監測總站還將及早開展PM2.5監測儀器的適用性檢測,做好PM2.5監測培訓,督促指導地方站點能力建設,做好數據傳輸與網絡化質控等準備工作。 相關券商分析認為,預計今年PM2.5監測設備采購的預算有望達到6.61億元。就第一階段的技術要求和區位分布來看,國外廠商的優勢較大,有望獲得今年60%以上的市場份額,現階段國內廠商將主要居于跟隨地位。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