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北京:細顆粒物納入日常空氣質量監測 |
(時間:2011/8/17 11:23:06) |
除可吸入顆粒物外,細顆粒物也是“只見灰霾不見天”的罪魁禍首,北京將提高空氣質量監測能力——— 除了監測可吸入顆粒物外,北京還將把“個頭兒”更小的細顆粒物,納入日常空氣質量監測。 昨天上午記者獲悉,市政府辦公廳轉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文件。 到2015年,實現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達國家二級標準。目前,現行的空氣污染指數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 而針對目前空氣污染指數不能完全反映大氣環境質量,空氣中細顆粒物使北京的“藍天”不藍的問題,此次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在內的重點區域,將提高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完善空氣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要求,除了監測可吸入顆粒物外,北京還將把“個頭兒”更小的細顆粒物納入空氣質量監測范圍。加快空氣質量評價指標修訂工作,完善臭氧和細顆粒物空氣質量評價方法,增加相應評價指標。 除了將細顆粒物納入空氣質量監測,作為推進大氣治理的重點區域之一,北京還將開展酸雨、臭氧監測和城市道路兩側空氣質量監測,制定大氣污染事故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理預案,完善環境信息發布制度,實現重點區域監測信息共享。 環境保護部門將大氣污染考核結果作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年向社會公布。對空氣質量嚴重惡化的城市,嚴格控制其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到明年年底前,初步建成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多知道點 細顆粒物的危害是什么? 相比之下,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為其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細顆粒物可進入人體細支氣管和肺泡,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種疾病。 同時北京的空氣中出現灰霾見不到藍天白云,細顆粒物也是罪魁禍首。 名詞解釋 可吸入顆粒物:目前,北京每天監測的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是指直徑在10微米以下、通過口鼻進入人體呼吸道的顆粒物的總稱。 細顆粒物:則是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